“当然是真的,你想不想摸摸看?”苏蕊声音温柔的引导着三毛抚摸自己高耸的孕肚,三毛上前摸了摸,随即露出一个腼腆的微笑。
苏蕊伸手将三毛抱在怀里,亲昵的捏了捏他的小脸蛋,才转头看向面前滋滋冒油的烤兔子。
“烤兔子可以吃了孩子们!”
厨房的灶上还煨着一大锅白米汤,苏蕊给孩子们一人盛了满满一大碗,又将烤兔子分成一块一块的方便孩子们吃。
五个孩子前一天才吃了肉包子,压根就没想过今天还能吃上肉,除了肉之外,竟还有稠糊糊的大米粥。
年幼的几个孩子立刻埋头苦吃起来,唯有年龄最大的大丫满目忧愁的看向苏蕊,她内心挣扎片刻,终于忍不住问苏蕊:
“嫂子,吃了这一顿,咱们家还有粮食吗?”
苏蕊看大丫的神情,仿佛只要她说“没有粮食”,大丫这孩子就会拒绝吃这一顿。
苏蕊心中酸涩,只觉得年龄尚小的大丫承受了太多不属于这个年纪该承受的。
她勾起一个安抚的笑容,对着大丫轻声道:“咱们家还有很多粮食,前段时间你大哥工作的单位发来不少钱,够咱们撑过一段时间了。”
听苏蕊这样说,大丫才放心的吃了起来。
一顿饭吃得五个孩子肚皮滚滚。
吃过饭,孩子们主动收拾好碗筷,大丫在厨房忙着洗碗,大毛和二毛叫嚣着要去后山再抓几只野兔子。
苏蕊笑了笑,像大毛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需要大人关注的年龄,起先沈家河要去队伍的时候就告诉大毛,作为男人要保护好家里的女孩子们。
沈家河是个好的。
原主的记忆里,沈家河对原主也算的上是无微不至,将所有的工资月月打回来不说,就原主的娘家,沈家河也默认的让原主给补贴了不少。
说起原主的娘家,苏蕊记得,原主可是将沈家河的工资给了不少,原主娘家还有三个哥哥,个个都是不省心的。
在这个闹饥荒的年代,谁家不是在挨饿?
偏偏原主她娘成天给原主哭诉家里揭不开锅了,说是原主的几个侄子都快要饿死了,原主对沈家的几个孩子整天虐待,可对娘家的几个侄子要好得多。
听她娘一说几个侄子快要饿死,急忙将沈家仅有的口粮全部送回了娘家。
要知道,当时沈家的五个孩子才是真的快要饿死了,要不是大丫带着孩子们上山摘野菜充饥,怕是现在已经不在人世了。
除此之外,原主还拿着沈家河的工资给娘家买了五斤的白面。
那可是白面啊!
在这种饥荒时期,能吃上窝窝头就不错了,偏偏原主压根不管沈家的几个孩子,娘家的侄子吃得流油,却让沈家的孩子们捡野菜充饥。
除此之外,原主还将沈家河的抚恤金给了娘家人不少。
娘家人若是对原主好也就不说了,可原主的娘家人只当原主是个冤大头,表面上哄着原主,背地里却骂她是个赔钱货。
第10章 回娘家拿“点”东西
原主热脸贴冷屁股倒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苏蕊无奈的叹了口气,要说原由,也只能怪这个年代重男轻女的思想。
原主从小就被她爹娘洗脑要跟侄子亲,说外甥才是他们家传宗接代的人,又说若是原主对侄子好,等原主老了还要让侄子们好好的孝顺她。
好家伙,这么大的饼,也偏生原主吃得下。
苏蕊数了数身上的所有钱,零零碎碎的加起来也只剩下五十多块钱。
家里还有很多需要购置的东西,现在最主要的还是得换掉孩子们盖的那张被子,说是被子,其实就是一堆破棉花。
苏蕊简直想象不到沈家的五个孩子是怎么度过冬季的。
她还得趁冬季没有到来前将孩子们的床铺被褥全都换新的,还有就是沈家的这间屋子。
沈家的屋子年久失修,到处都是漏风的破洞,尤其是房顶,现在不下雨还好,若是下了雨或者是雪,屋子里的东西就会被瞬间淋湿。
这些都是眼下必须要处理的事情,可要处理这些,就需要钱。
苏蕊看了眼手里的五十块钱,拿这些去修房子,恐怕是不够,光是买修缮房子的材料也得不少钱。
再说沈家的房子都不是砖瓦砌成的,苏蕊也不打算花钱缝缝补补了,要修房子,倒不如直接重新盖一间算了。
盖房子的人倒是不难找,村里都有现成出力的壮汉,就是这买砖瓦的钱......
苏蕊想了想,恐怕,她得专门回娘家一趟了。
第二天吃过饭,苏蕊回屋子看了眼大丫和二丫,见两个小姑娘已经将厨房收拾的干干净净,不由得在心里又夸了几句小姑娘们是勤劳的田螺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