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士们这才慢慢发现,原来这位“表妹”也不是表面上只好看,不是个没有用的花瓶子,也是有能力和将军并肩齐眉的。
这对星澜来说是一个突破,不过也仅仅是从一个一无是处的女人变成一个人配得上将军的女人。
距离她凌驾在戟辉之上统领北境,还有很大的差距。
想要真正树立皇威,她必须拿出点政绩看看。正如同当年母亲在分裂的诸侯中杀出一条血路,一统梁国再才名正言顺称帝一样,她也在重新走这条路。
想到母亲,不由又想到京城发生的种种,也不知母亲如何,段泓如何,张先如何,逃出去的其他人如何。
……
“昨日卢皇的回信到了。答应派出三万精兵,助我们暂时拖住晋、赵两国。”
议事营帐内,军中所有有头有脸的将领坐在两列,戟辉坐在首位,手上捏着卢国信使刚送来的信件,告知诸将这一要事。
星澜也同坐在营帐中,虽未列席,但位置也正,不是下人待的犄角旮旯,足以暗示旁人她的地位。
这些将领进来的时候都会有意无意的瞟她两眼,猜测她的坐在这里的原因,甚至有人开始暗暗揣测她的真实身份。
星澜知道定会有人猜她就是失踪的女帝,但就是不捅破,让人想发难也无处发难,消息传出去京城那边也不能勘破真假。
玩的就是虚虚实实。
说回这封信,是前阵子她亲手写给萧景言的,但萧景言回信,是直接回的“戟辉将军亲启”,细细想来,他的确是思虑周全之人。
当初萧景言被送入梁宫的时候,戟辉已经走了,两人从未有过交集,萧景言自然不知戟辉的态度和人品,这次直接书信戟辉,应该是担心他直接与星澜私下通信,戟辉会起疑心。
消息一出,营帐内炸了锅。
“恭喜将军,如此甚好!”有人大喜。
但也有更多的人担心:“只是不知卢皇出兵,提了什么要求啊?”
毕竟卢国与北境不属一国,出兵相助少不了有利益往来。若要割地送钱的,那还不如不助。
“没有提要求。”戟辉淡然回答,又引起一阵骚动,主要是北境本地的将领。
“哼,这卢皇当真有这么好心?可别到时候趁我军离开,和晋国来个里应外合,瓜分了我北境的江山!”
“就是,我北境虽苦寒,但也地广物丰,将军,不得不防啊!”
一直跟在戟辉身边的老兵倒没有吭声。
戟辉似早就料到有这一出,站起身道:“诸将的担忧,我都明白。只是当今的卢皇萧景言,曾是我梁国的萧妃,兼任大理寺少卿一职,受我梁国女帝恩情,才坐上卢国皇位,如今女帝有难,他焉有不帮之理。”
座下又是一阵议论纷纷,有人信服,却也有人不信,认为萧景言必然别有所图,连连劝谏。
毕竟退一万步讲,就算萧景言愿意真心相助梁女帝,那么对于同身为后妃的戟辉呢?又能有几分好感?
当然这话他们没人敢说。
戟辉冷峻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个人的脸。
这些人当中,有人是真的担心萧景言,而有人,只是单纯的阻拦他出征。
“如今女帝失势不假,但根基尚在,盟友众多,绝不会将江山拱手送人。也请诸将把目光放长远一些,好好为自己打算。是偏安一隅,还是主动出击。”戟辉顿了顿,“而且莫要忘了,我北境虽偏远,但也属梁国境地,向女帝尽忠是天经地义。若还有人执迷不悟,想从中作梗,阻拦出征的……一律军法处置!”
第349章 重大的决定
“是,将军!”众人齐齐起身领命。
军旅之人,服从命令是天职。尤其是北境这种环境,此刻无论他们内心如何,表面上必须得服从,否则戟辉当场就有理由处置他们。
“很好。”戟辉也不去读那群人眼里的各色想法,“接下来研究具体打法。”
紧接着,几名负责战术的将领站出来讲解他们各自的出征策略。有说率兵从凉州南下的,也有说顺水路直下扬州的,甚至有人突发奇想,说借道卢国境内,再打个出其不意的。
借道卢国方法很好,但可行性真不高。
星澜往常没有参与过这种讨论,拿到她面前来的,都是已经制定成熟的作战计划。
她虽也略懂兵法,但还远没有制定完整详细计划的本事。尤其是后来打赵国的时候,她都只拿大方向,剩下的全权交给耿信鸿将军处理。
只是耿将军已经不在了。
想到这里,她心忍不住绞痛一下,强行让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到作战会上。
每一条想法,戟辉都听得非常认真,而且一条条的分析了优缺点,有理有据,令人不得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