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少年当初就对他没几个好脸色,那时大家都只当是小舅子对姐夫天然的敌意,却不想闹到了如今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星海那边,我还没有查到他的任何动向。”玉京秋坦白道,“他现在藏得够深,上次你将他的人拔干净,下次他没有万全把握,只怕不会再动手。”
“那我现在应该如何应对?”星澜问。
“还是一个字,稳。”
玉京秋解释,想要稳住朝政,不再让工部尚书的悲剧重演,星澜必须在六部当中都有撑得起场面的近臣。
也就是说,哪怕任何人反叛,撑起整个梁国命脉的六部都不会垮。
例如户部,户部因曾经是玉京秋手下的,其中官员基本都是亲星澜一派的。
现任的曹尚书能力虽一般,但忠心不二,绝不会反叛星海,那么户部当中即使有其他人反叛,也不会造成大碍。
礼部也同理,礼部的主心骨,段家和苏幕遮,都是彻头彻尾星澜的人。
而工部出事,自然是因为工部尚书带头造反。
现如今吏部、刑部、工部都没有天子近臣,兵部也只有耿信鸿和戟辉两员大将,形势照如此看,也不容乐观。
“我明白了。”星澜感觉自己在玉京秋的点拨下朦朦胧胧又悟了一层,“后面我找机会把吏部和刑部的官位调动一下,安插一些信的过的人进去接手,你觉得如何?”
“可以徐徐图之。”玉京秋点头称赞,“之前才薅了一层羊毛,不要把他们逼急了,或者不光是调动,你也可以重新发展亲信。”
“不过……”他又话锋一转,“我觉得现在最棘手的,还是兵部。”
“为何?”星澜惊讶,兵部一向是她最放心的。
不论是当初替她夺回政权,出兵卢国,迎击赵国,都是兵部出了大力。
她从不觉得兵部会反。
“当下兵权如何分配的?”玉京秋问她。
“南面是耿信鸿,北面是戟辉。”星澜回答了一半,自己也反应过来,说的有些躲闪。
堂堂这么大一个梁国,竟然把全部的兵权分给两个人,皇帝自个儿调个兵都要找耿信鸿,说出来都是笑话。
也亏得她心大,换了个皇帝,只怕觉都睡不安稳。
可星澜就是信他们两人。
“我知道这两人可靠。”玉京秋倒是没有笑她,“只是你有没有想过,一旦他们二人谁出了意外,你当如何。他们手下你可一样信得过?”
他说的委婉,但星澜听得懂。
耿信鸿和戟辉是忠于她不假,但兵部和另外五部性质不同,他们手下的兵,比起她,更是忠于将军的。
第278章 一份薄礼
星澜现在相当于是将整个梁国的关键命脉都交到了这两人手上,自己手中筹码反而少了。
“可是,想要拿回兵权也是个难题。”她低着头,“他们未曾犯大错,此时贸然削减兵权,只怕会引起猜忌。”
玉京秋叹息,知道这事确实不好解决。
常言道覆水难收,皇帝放出去的权力没凭没据的也更难收回来。
只能期盼着近期不出岔子,等日后再寻机会了。
星澜原本觉得自己这皇帝当的像模像样的了,今日听玉京秋点拨几句,又觉得当下如履薄冰。
她更意识到,当皇帝并非是只用一颗真诚待人之心就能得到朝臣的拥护。
即便是双方都想互相信任,有时候形势会逼得双方无法信任。
就像是过去有些将军功高盖主,被皇帝设计杀害。
将军真的有反意吗?皇帝真的不信任吗?
可能将军不想反,皇帝也信任。
但形势所逼,他们不得不这么做。
“还好有你在,京秋哥哥。”星澜声音柔下来,“不然我一个人都不知如何应对。”
一个人身居高位,没有能平等对话、商讨的人。
真的冷的可怕。
“嗯,我在。”玉京秋在她的额前浅浅印下一吻,忍不住问,“可是怪京秋哥哥不在宫里陪你?”
“怎么会!”星澜立刻表心意,“你现在愿意帮我,我已经好高兴了。”
“那就好。”
逃出来,对他也是一个解脱。
比起冰冷复杂的皇宫,四方馆纵情山水,显然更自在。
从这个方面来讲,他才是自私的一方吧。
玉京秋的心又冷了冷。
“京秋哥哥,上次收缴赃款的主意,也是你出给曹尚书的吧?”星澜扯过他的胳膊。
“嗯,什么都瞒不过你。”玉京秋漫不经心的点头。
曹尚书此人做事妥帖,但能出的出这种主意才是奇怪。
星澜嘿嘿一笑,面上闪过一丝可疑的红晕,接着握住玉京秋的手,缓缓搭到她的裙子上。
“那个……为了谢谢京秋哥哥帮我,我也给京秋哥哥备了,嗯,一份薄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