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连空看得出星澜近日不断加剧的疲惫,本不想烦恼她,却还是想提醒几句:“臣过去听闻,张先张太傅最初是您的教书先生。但前女帝过世后,他也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您继位的……不知后来怎的又帮您了?”
“不知道。”星澜直接的说。
阮连空只当她不想多说,讨好的笑了笑。
但星澜是真的不知道。
她唯一知道的是,张先过去是真的嫌弃过她笨、不用心,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她继位也没有别的意图,就是纯纯粹粹的觉得她不是那块料。
对于他后来的倒戈,星澜只能归结为他最终认可了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认为比起尚严华,她更能做个好皇帝。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她也不确定,毕竟她从未真正走进过张先的内心。
而且最重要的是……
“张先生,从前是支持星海王爷继位的吧?”阮连空毫不留情的说了出来。
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啪。”星澜将手中瓷杯重重的叩在案几上。
霜月蹙眉:“阮良人,您问的未免太多了。有些事连你都想得到,咱们陛下就想不到吗!”
阮连空这次倒是不卑不亢:“臣不过是替陛下担忧,若陛下不愿意听,臣再不说了便是。”
“那你下去吧,朕不想听。”星澜眼也不抬的说。
“是。”阮连空缓缓退了下去,暗中撇嘴。
“陛下!您真的准备信任张先生么!”阮连空刚走,霜月就急着问。
她跟星澜之间就没有这么避讳了,这些年跟星澜过来,张先从始至终的所作所为都尽收眼底。
第202章 龙眼
张先看上去总是孤身一人,但星澜知道并非如此。
他手下眼线众多,曾经为星澜推翻尚严华提供很多有利的情报。
星澜为表尊重,从来没有派人查过张先获取情报的来源。
但他当初支持星海继位,不惜当众跟星澜翻脸,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过去的敌人是尚严华,他和星澜同仇敌忾,若如今换了星海呢……
他还会一如既往的支持星澜吗?还是会转投星海呢?
“信。”
尽管沉默良久,星澜还是斩钉截铁的说出这个字。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她对霜月道,“先生平日没个正经,总叫人看不清他心中所想,他帮我,或是不帮,都像是凭一时兴趣。但……他对我母亲,终究是忠诚的。”
“您是说……前女帝。”霜月道。
“是。”星澜点头,“这江山是我母亲打下来的,其中也有他张先的一份功劳。后来母亲重病,也是他一手瞒天过海,强留下母亲的性命……我不信,他会背叛母亲,将江山拱手让给星海与赵国。”
“若是赵国承诺让星海王爷称帝呢?当初张先连星海王爷的身世都不让您查!”霜月知晓形势,问的一点情面也没留。
星澜颤了颤:“我……相信张先的辨别能力。”
张先,别让我失望啊。
她险些捏断了笔。
……
抵京后,星澜将霜月遣回宫中稳住形势,自己则直接去了码头。
京城沿海一侧建有一座全梁国最大的码头,可停泊数百俩船只,在战乱时期,曾经满满当当停的全是战船。
不过近些年没有打过海战,码头基本沦为商用,渔民出海打捞多从这个码头出发。
天气好的时候,也有百姓带着孩子到附近的海滩游玩。
但现在,码头不再有一个闲人,所望之处都是值守的将士,已经进入了紧急备战状态。
星澜站在船下吹着海风,只待钦天监观完天象,船队即可出发。
钦天监掌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每次出征之前,都要为此战“算上一卦”。
张先所率的先锋军陷入苦战,星澜必须前去营救,张先之前传信的意思也是要她安排人手接应。
“陛下。”不久后,一名钦天监老臣走上前来,“为保陛下凤体安康,还是请陛下不要亲征上场了。”
这些话星澜听得太多了,敷衍都懒得敷衍,只道了句:“爱卿勿忧,还有事吗。”
钦天监只好又道:“陛下若要亲征的话,还您的船只请不要靠近月牙海湾。”
“为何?”
钦天监解释道:“月牙海湾自古以来就‘龙眼’之撑,若身怀帝王之气的真龙天子接近,则会引发巨大的海浪。”
“帝王之气?海浪?”星澜看着海面上万里无云的晴朗天气,草草的点着头,“朕知道了。”
她从不信这些鬼神之说,想来应是臣子们为了劝她不要深入前线,想出来的托词,派钦天监来转告她。
钦天监见星澜没太放在心上,还想细说,却来不及,星澜已大步率军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