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来了,比她想象中还要更快一些。
……
耿信鸿自上次出兵卢国回来也受了不少封赏,做事也更加兢兢业业。
他平日公事公办,除非有特别紧急的事,一般还是通过递奏折和女帝沟通,不会单独觐见。
上次来凤鸾殿,还是因为赴卢国鸿门宴的那一次。
他脚步匆忙,知道女帝再次宣他入宫,必有重要之事。
——即便如此,当他拿到赵国寄来的信件时,还是呆住了。
这封“信”的信纸是红色的,不,语气说它是一封信,不如说,它是一份“婚书”。
婚书是赵皇贺圣朝亲自写的,说自上次卢国战场一见,对梁女帝如何难忘,如何相思,现听闻梁女帝后位空虚,愿以万金为聘,迎娶梁女帝云云。
“……”耿信鸿翻看当中调侃揶揄之意,甚是无语。
星澜忍不住骂道:“你说他们是不是有病?要战就战,要复仇便复仇,整这些恶心玩意儿做什么!”
上次赵国在卢国境内吃了大亏,出大力气为梁国做了嫁衣,筹备着复仇是星澜意料之中的,她这两年也在积极准备应战。
只是赵国非要阴阳怪气的讲什么“迎娶”,让她好一阵恶心。
记得早些时候,这位贺圣朝也写过类似的信,说是要与她共治天下,今日的信意思不变,却更露骨了。
“陛下莫要中了赵皇奸计。”耿信鸿稳住心神,沉声劝道,“陛下请想,赵国以‘迎娶’为名,行‘宣战’之实,目的就是乱我军心,挫败我军气势。”
简单的一番说辞,就不自觉的叫他凌驾于星澜之上了。
“不错,师出有名很重要。”星澜点点头,“到时他们更可以打着‘迎娶’的名号,堂而皇之的闯境,还能占据舆论优势,百利而无一害。”
耿信鸿微微一滞,突然发现星澜比他想的还要完整细致。
适才的怒意,与其说是气赵皇,倒不如说是气自己。
气自己身为女子,才让对方占了这个可乘之机。
“请陛下放心。”耿信鸿拱手道,“既已识破对方奸计,我等定能拟出御敌之策。”
“耿将军以为如何?”星澜又问。
“臣以为,以战止战。”耿信鸿道。
星澜点了点头:“正合朕意。”
她顿了顿又叹了口气:“只是这一打起来,又不知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这句话可没有半点夸张成分。
她殚精竭虑,正是为了守梁国平安,如今还是避不开。
“陛下怜悯。”耿信鸿劝道,“只是这些年战乱,没有一起是因我梁国而起,若我梁国不能保卫疆土,受苦受难之人只会更多。”
“朕明白。”星澜自嘲她的妇人之仁,逼自己将这些不该有的情绪抛诸脑后。
耿信鸿略一踌躇,还是道:“陛下,臣愿亲帅大军前往迎敌,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臣以为,还有一人,比臣更为合适。”耿信鸿垂首道。
星澜半晌没有说话。
耿信鸿内心也有一丝犹豫,这番举荐是出自大局考虑,真心推荐,却也有些担心陛下以为自己怯战逃避。
“朕知道你说的是谁。”星澜的指甲一下下没节奏的叩在桌面上,好一会儿才道,“朕……还需要仔细考虑一会儿。”
“是。”耿信鸿松了口气。
这位年轻的女帝,比他过去以为的要英明冷静的多,甚至有些超出她这个年龄的老沉。
对于耿信鸿自己来说,女帝明白自己推荐的意图就足够了。女帝的决定,他不会干涉。
她派推荐之人,自然更好;派自己,他也义无反顾的迎战。
……
耿信鸿下去部署战术了,星澜独自坐在殿中沉思。
她很清楚,耿信鸿推荐的不是别人,正是刚刚回宫没有几天的,戟辉。
戟辉在外两年,比现在朝中任何人都要清楚北地和边境的形势,再加上本就取得了边境将士的爱戴,由他领兵,自然无往不利。
而且他身份特殊,由他去迎战这场所谓的“迎娶梁女帝”,在舆论造势上,梁国也不会输。
只是……
边境苦寒,戟辉本就在外受了两年苦,如今刚刚回来没两日,再遣他去卖命迎敌,即便戟辉自己不说什么,星澜也无颜再见休憩在家的戟老将军。
戟家本就是两代人在为她星家卖命,她又怎能一而再的将他们往绝路上逼。
第186章 短梦一场
星澜当下便差人私下去问了几名刚刚提拔的年轻武将,看是否有人愿意领兵。
她特意嘱咐了并非强制,更重要的是觉得自己能否担此重任。
一下午过去了,派去询问的宫人一个个回来答话,这些年轻武将竟像是约好了一般,都说自己不够格,不敢接任,怕误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