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吓得再也不敢说这些个话,只能在心里暗暗的感叹。
霸总诚不欺我。
这些个言论,果然是虎狼之词。
屋里,甜言蜜语。
屋外,却是动弹不安。
众人瞧着萧怀衍像是不打算处理这件事了,心里纷纷着急。
可他们这些个读书的,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除了写奏折写请愿书,什么都做不了。
他们又不能扛起刀,冲进紫禁城。
他们又没有像王太师那般爱国情怀,血溅当场,只为正孝道。
他们送了请愿书,自然只能干巴巴的等着。
可皇帝这般冷处理,却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一下子泄了气。
白日,他们齐跪紫禁城城门。
夜里。
他们同聚一堂,气愤不已,商量了一番之后,决定再送一封请愿书进宫,只是上头都印上了个人的血手印,以此来向皇帝表明他们的决心。
天刚亮。
这一封请愿书又送了进去。
书生们又跪在城门口,等着。
李庆送了请愿书进了养心殿,他提都不提一句,随手就将这个与那些个请愿书搁在一旁。
只是,这一次,萧怀衍却是看了过来。
他道,“拿过来。”
李庆担心萧怀衍看了这些个大逆不道之言会担心,
他开口,“陛下,这与往常的那些个请愿书都差不多的。”
萧怀衍没了话。
李庆自然也是明白他的意思,弯着腰送了过去。
萧怀衍拆开了那张纸,随便看了一眼,就将它扔到一旁去了。
“把太后放出来吧。”
李庆一怔,有那么一刻怀疑自己听错了。
萧怀衍继续道,“太后病了,经过太医院的诊定,她大病初愈,自然是得要出来了,钦天监言明,慈宁宫与太后命格相克,让太后移出慈宁宫吧,就去……德禧殿。”
李庆很快的反应过来。
也明白了萧怀衍的意思。
“是,陛下。”
在宫外跪了多日的书生,心里亦没有任何的希望,有些人已经打起了退堂鼓,他们身心疲累,想着这日是最后一天了。
可是,却是从宫里传来了好消息。
李庆站在宫门口,看着这泱泱学子,沉声道,“各位的请愿书,陛下都已看了,一直未处置,是因为太后娘娘大病,适应着她的命格与慈宁宫的风水相克,钦天监算出了移宫的吉时,此事是天机,不宜过早告知天下,免得了忌讳。”
众人吃惊,面面相觑。
“原来是如此!”
“陛下这也是为太后娘娘着想啊!陛下是大孝啊!王太师还是太冲动了些!”
众人议论纷纷。
李庆轻咳了一声,四周才瞬间静下来
他沉了沉脸色,转身离开。
那些个书生你一言我一语,纷纷结伴散去。
—
慈宁宫那边,也得了消息。
季嬷嬷急匆匆的进屋来。
太后没等她开口,就已经猜到。
“皇帝要放哀家出去了?”
“皇帝是坚持不住了,这当了皇帝了,自然要忌讳民心所向,天下大势。”
季嬷嬷一怔,陛下确实是要放了太后娘娘。
可是……这其中确实夹杂着别的事情的。
她吞吞吐吐,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实在是因为她不知道怎么去开这个口。
太后皱眉,“到底怎么了?”
季嬷嬷道,“陛下确实答应要放了太后娘娘,可陛下放出话来,说太后娘娘病一直未好,是因为慈宁宫的风水冲撞了太后娘娘的命格,所以要把太后娘娘迁至德禧殿……”
“什么?!”
太后气得一拍桌子。
她算着皇帝会放了她。
可没想到皇帝竟然阴了他一把。
什么德喜殿!
她可是太后。
自古以来,太后都是住的慈宁宫。
可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太后要住德禧殿。
这慈宁宫,就像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再者说了,这德禧殿自然没法与慈宁宫相比的!
她又不是苏依锦,还上赶着去住小宫殿。
可这事,却是容不得太后娘娘了。
如今,萧怀衍却是给了她两个选择。
要么就待在慈宁宫,被他关一辈子。
要么就迁宫,去德禧殿住。
太后只觉得,她这个亲儿子是在打她的脸。
她气得胸口激烈起伏,但她也知道该选择哪个。
她被关在这慈宁宫太久了。
做个什么事,都不顺心。
送个信出去,还要费许多的功夫。
还是出去舒服些。
过了两个时辰。
李庆领着钦天监和太医院的人过来了。
瞧着这阵仗,还是颇大的。
他们站在外院,却是没动,好像在等谁。
季嬷嬷搀扶着太后从屋子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