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几个审犯人许久了,什么场面没见过,这凄惨的喊叫更是听了都不下千遍了。
有牢狱低声开口问了句。
“胡大人,你说这大人这是在里面干什么啊?”
胡勇不屑的冷嗤,“还能做什么?不就把咱们前几天都用过的东西,在苏安身上再用一遍嘛。”
“他当真以为,我们几个没审出来的,他能审出来不成?哼。”
可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话落,几个牢狱也跟着面露不屑。
砰!
门突然在这时候打开了。
众人微怔,转头看去。
只见南清拿着那张认罪书走了出来。
胡勇面上一惊,急急去确认,在签字画押处果然看到那红色的手印。
他眉心皱紧,不可置信看着面前的带着温笑的少年。
怎,怎么可能……
他进去还不过半刻钟,就让苏安认了罪?!
那他们这五天来,又算作什么?!
南清把认罪书扔给了胡勇,“拿好了。”
他示意端着热水的牢狱上前。
他在众人惊讶的视线下,慢条斯理的脱掉那沾着满是鲜血的白色手套,将双手浸入水中。
那血在融入水中。
他仔细认真的洗着双手,不忘吩咐的道,“胡大人,接下来该怎么做,不用我教你了吧?”
胡勇还处在震惊之中。
他接过牢狱手中的白帕子,擦净手里水珠,“对了,记得差人收拾一下这密室。”
话落,他深深的看了一眼胡勇,温笑着离开。
依旧是来时那温润如玉的少年。
直到他走远了。
胡勇才回过神来,他一遍遍确认那手里的认罪书,确认是真的之后,才急忙道。
“快快快,进去看看。”
牢狱们推开门而入。
当他们看到里面的一幕时。
纵然他们审犯人多年,可见到眼前这一幕时,还是忍不住的吐了。
如果说苏安刚刚身上没有一块好皮了。
那这时的苏安,可就不成人样了。
胡勇满是震惊。
他不敢相信,面前这一幕,竟是刚刚那个温润如玉少年的功劳。
胡勇从怀中取出帕子,捂着口鼻,许久,才沉声道。
“还愣着做什么?赶紧把人抬回牢房去,切记在处决结果下来前,别让他死了,还有把这里收拾收拾。”
“是,胡大人……”
第139章 一颗糖
京城的各大世家权贵纷纷听闻了消息,急忙派人来大理寺门前蹲守。
却还是来晚了。
他们守了半日,都没见到那新上任的大理寺卿。
反倒是看到一白衣温润少年从里头走出,他撑着油纸伞,遮去了头上飘扬的大雪。
只见他,目不斜视,步伐稳重走出。
众人纷纷打量着他。
“这是谁啊?”
有人认出他来。
“好像是晋王爷的嫡孙,许是来看苏家那苏大人的吧。”
没有人把这少年和大理寺卿四个字联想在一起。
“可这晋王和镇国将军不是恩断义绝了吗?他的嫡孙又怎会替苏府来看那苏安?”
“害,这其中的弯弯绕绕,这谁说的准呢。”
他们目送着少年的背影渐渐远去,又聚精会神的守在这大理寺跟前。
—
一个时辰后。
苏安认罪的消息不仅传遍了整个京城,也传进了镇国将军府。
镇国将军府这段日子以来愁云惨淡,府里众人难得都安分了不少。
可这消息,却是在这寂静的日子里激起了一丝的波澜。
老太君和齐氏哭晕了好几回。
苏武在书房里团团转,亦心焦不已。
明日可就是冬至了。
苏武正想着冬至大祭之时,讨个彩头,让陛下和太后娘娘放了苏安。
没想到,苏安竟就在这前一天认了罪。
刚传来消息,说这这大理寺卿出现在大理寺牢房,转眼间,那苏安就认罪了。
难不成,这与那大理寺卿有关?
苏武频频望向门口,他这派出门打听消息的人怎么还没回来?!
“将军,将军——”
有身影从远处小跑过来。
苏武迎了几步,“如何了?可看到那大理寺卿,他到底是何人?家住哪?我好去拜访拜访他。”
那小厮摇头,“将军,我们没见到人,而且……小的过去的时候,已有不少人在那守着了,小的问过了。他们也没看到人。”
苏武眉心皱起,退了几步,沉重的坐下。
这可如何是好?!
难道,他这兄长当真没救了?!
就在整个京城都被这新大理寺卿搅得风声鹤唳之时。
冬至这一天可算是来了。
在这一天里,依着规矩。
白天,皇帝得带着后宫妃嫔文武百官,在南宫门的九龙青鼎前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