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子和张柏一马当先,冲到城门,准备进城,听见守城士兵说要交一文钱后,立刻退后,等待大部队。
来到城门,张清远上前交涉。看到张清远读书人打扮,士兵不由恭敬起来,跟对待前面行人态度完全不同。
此时城门正巧无人进出,张清远拱拱手,问道:“我们想去牙行,这位兄弟能否给介绍介绍?”虽说来过县城,张老汉父子三人对这里都不熟悉。
士兵笑着回答:“巧了,在下姐夫就是城西牙行的牙人,不过城西牙行规模不大,若不嫌弃,您可以去找他。”
“那就多谢了,城西牙行在什么位置?”
“进去之后,左拐一直往西面走,大约一刻钟,您就能看到牙行的牌子了,在下魏林,姐夫叫钱松,去了您直接提我名字就行。”
张清远又是一番感谢,交过进城费,带着家人,朝牙行走去。
进了城,女眷们稀奇的看着县城风光,这是与镇上完全不同的热闹繁华,地上铺着青石板,来往行人穿着讲究,街边店铺生意兴隆,无一不昭示着县城的富足。
牙行很好找,坐落于路口的二层小楼就是,张清远进去,说要找钱松,刚巧钱牙人没出去,赶紧迎上来。
看到来人身穿长衫,又是小舅子介绍的,钱牙人态度热情,“老弟,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说,既然你是我小舅子介绍的,哥哥我也不瞒你,咱这牙行规模确实不大,不过好在种类齐全。”
“这位老哥,在下想买座二进的宅子,不过对县城不熟,可否给介绍一下。”
这是来大买卖了啊!小舅子给力啊!钱牙人当即回答:“没问题,咱们县城呢,中心位置当然就是县衙了,城东富人多一些,大都宅子较大,咱们城西出去就是码头,常年有集市,住的都是平头百姓。”
“原来是这样,”张清远点点头,“感谢老哥解惑。”
“都是自己人,不用这么客气,不知老弟对宅子有什么要求?”
“不要太大,精致一些,闹中取静最好,周围尽量不要有学堂,我以后可能会开间学堂。”
“老弟是秀才?”看到张清远点头,钱牙人笑容更深了,“失敬失敬啊,这样的宅子不多,只有两处,我直接带您去看看?”
“行,我们去看看。”
两人出门,张清远叫来家里人,说是一起去看房子。
见怪不怪的钱牙人淡定的跟众人打了招呼,带着一群人朝待售的宅子走去,一边走一边解释:“一套在街尾,院里有水井,宅子也比较新,要价一百八十两。还有一套靠近西城门,也是个二进,距离集市就隔了一条街,整体还算幽静,要价二百两。”
张老汉几人倒吸一口凉气,也太贵了吧!在村里盖个大房子,几十两都够了。
张老汉拽拽大儿子的袖子,一脸担忧,老大就算有钱也不能这么个烧法啊,以后还过不过了,买个小院子不行吗?
张清远回了个安抚的眼神,笑着说:“先去看看。”
第82章 再下馆子
一行人走到街尾,钱牙人打开门,跟众人介绍:“这户人家之前也是秀才,现在年纪大了,回乡下了,也是巧,这里之前就是个学堂。”
入门穿过照壁,往里走就是前院,两边都盖了厢房,再往前是第一进,五间大瓦房,张清远随意打开中间的堂屋,不错,整体算比较新。
从角门穿过去,就是二进的院子,跟前面一样,也是两间厢房,后面五间瓦房,院子里种了些花花草草,最得张清远满意的是侧面还种了一架葡萄,闲时在葡萄架底下看书晒太阳的,多么自在。
还有个后院,有水井有一个简易的茅草棚子。
带着众人看完,钱牙人又介绍:“另外呢,这家的家具都是附赠的,那位秀才老爷嘱咐过,要咱们牙行给找一个稳妥的人家。”
张清远和李若兰对视一眼,点点头,这房子确实不错啊,而其他人,都惊奇的看着这么大的房子,以前最多远远的看上一眼,哪里敢想着进门呢,都小心翼翼的摸摸这里,摸摸那里,生怕弄坏要赔钱。
张清远提议:“我们再去看看另外一家吧。”
“行,跟我来。”钱牙人带着众人出门,落上锁,往西城门走去。
第二套宅子距离也不算远,大概也是一刻钟的样子,“这家人是做生意的,家里儿子出息了,带着老两口搬去省城了。跟上一家一样,家具也送。”钱牙人说着打开大门,请进众人。
“这一套跟前面那套整体差不多,就是略大一点,而且靠近集市,买啥都方便,所以贵些,不过离这两条街有个学堂,就看您介不介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