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怿。”
“孙儿在。”
“上前来。”
元怿微躬腰身上前几步,皇帝端详着她。要不是那日看了陈天师的口供,他都快忘了还有这么个天雷出世的孙儿。
“一转眼都长这么大了,听说你身体一直不太好?”
“孙儿幼时体弱,如今已好了不少,劳皇爷爷挂心了。”
“回去拿些滋补的参药,知道王府里不缺,但这是爷爷赏的。”
“谢皇爷爷恩典。”
京都城中闹得沸沸扬扬的丢失孩童案件告破,还是几位皇室少年一举办成的,足可以让天下人看看,黎朝皇族后继有人,他们的君主贤明,未来的主君一样是明君。
从皇宫回来,元怿和云卿坐在车里,两人将冠摘下放到一旁,元怿挺了挺身板,“阿姐,你累了就靠着我吧。”
元怿个子将将才到云卿唇的位置,只能努力坐直一些好让阿姐靠的舒服。
“阿姐不累,倒是你,今日看你一直崩着,当是酸了吧。”云卿上手给她揉起肩膀手臂,元怿轻轻叹息,倒是靠上了云卿。“阿姐。”她心里说不上什么滋味,可却没有一点高兴的感觉。
“怎么了?”
“我有点怕。”自从懂事之后,元怿便很少在母亲面前表露自己担忧的情绪,但面对云卿时,却总是情不自禁。
空荡的车驾中只有马车车轮滚动的声音,云卿的手顿住,而后抚上元怿的发髻,“别怕,有阿姐在,阿姐会护着你。”
作者有话说:
大家过年好啊~
第14章 订亲
转过年来,云卿十八岁上,江王同王妃商议后,为其定下一门亲事。对方是安国公嫡次孙,安国公两朝元老,其父有开国之功,云卿为亲王嫡女又封长宁郡主,这样的一桩亲事,外人来看实为门当户对的良缘佳配。
云卿如今已不用再去宗学,只安心在家准备些出嫁的物什绣品,元怿不忙时,便也不再外出,只在家陪着她。这日学堂休沐,陶依过午要进宫一趟,眼下趁着时间还早,先去了趟江王府。
陶依进到花园,便看到安襄。“诶,四姐也在啊?”
“四姐来和我讲讲大婚的事宜。”
安襄年初和沛国公的次子骠骑将军司马阔成了亲,司马阔少年将军戎马十载立下不少战功,是为数不多的在朝中并不站队汉王而是选择中立的武将。只是司马阔一心都在功业上,自从正妻五年前去世后便再不提续弦,这一耽搁下来到如今已然三十仍旧膝下无子孑然一身。鲁王感念司马阔的功劳,又看重将军为人,竟提出将小他十一岁的女儿安襄郡主下嫁,司马阔自然不敢应允,最后还是沛国公点的头,才定下了这门亲事。
彼时安襄郡主正和云卿于凉亭闲话,元怿坐在一旁,不知从哪里弄来个鱼竿正在荷花池边钓鲤鱼。
“我当是谁呢,原是咱们郎门女将陶依郡主啊。听闻前儿你将定远侯家的四公子打了,没想到今日还能出门呢。”安襄成亲之后,性子淡了不少再鲜少如过去那般张扬,只是说话的习惯仍旧改不了,尤其见着陶依。
“谁让他欺负老实人,该打。”陶依撇嘴,走到元怿身边,她都来这么半天了,元怿都没动弹一下。“元怿你干嘛呢?”
“钓鱼。”
“我还不知道你在钓鱼,怎么见着我也没个反应?”
“元怿那是被你缠烦了,天天宗学里见不够,回家想清静清静都不行。”
“四姐!”陶依瞪起眼睛,放在往常两个人早就你来我往互相斗起嘴来,今儿她却只是哼哼鼻子终究没说出什么。司马阔成亲半月便去往边塞换防,沛国公府是长媳当家,这位长媳原是吏部尚书的长女也是京都城里出了名的伶俐人,虽然不敢对郡主不敬,但毕竟一大家子同住一个屋檐下,以安襄的性格,恐怕是难以过的舒坦。
“好了。”云卿赶忙打断两人,问向陶依:“定远侯也是国家功臣,你怎的又把人儿子打了?”
“真不怨我,是他和人辩驳不过动手推搡,我一时看不过去顺带行侠仗义教训他两下而已,又没有真将他打伤,不信你问元怿,她当时也在的。”
被点了名,元怿才挺起背,这些日子她一直没什么精神。“侯魁和孙仲和谈论策学,说不过人家就动手,陶依看不过去才去帮忙拉架的。”
安襄装作恍然:“闹了半天原来是打了咱们未来的五郡马呀,那这事四姐可要夸夸咱们陶依了。”
“四姐。”云卿嗔怪道:“你就别跟着小孩子起哄了。”
“我可不是小孩子。”陶依坐到云卿身旁,蹙起眉显得颇为担忧:“五姐,我看了那个孙仲和,文弱书生模样手无缚鸡之力说话还酸里酸气的,被比他小的侯魁都能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这样的男人你当真喜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