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捡到锦鲤妹妹全家发达(232)

作者:花铃月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前世她可是考了研,她的学历自然是不低的。

小学就没有必要上了,这是在浪费时间。

她想等年纪再大一点的时候,直接去参加高考,这样还好一些,不用耽搁时间。

杨爱国知道杨水水是什么水平,没有念过书,还给大哥他们讲题,她就是一个神奇的孩子。

既然她有自己的安排,他也不安排了。

况且,他女儿有两个这么厉害的师父,就算不读书,将来也不会饿着。

“行,那就这样吧,都早点睡了,这镇上就是和乡下不一样,吃的用的都比较方便,还有天然气和热水器,洗澡也方便。”

生活条件好了,杨爱国都不敢想象,自己能住在这么好的房子里面。

六年前,他们全家住牛棚的时候,才是心酸。

如今,真是好日子啊!

第二天。

杨水水他们陪着杨华去学校报名。

这是镇上的一所中学,条件是非常好的。

中间红旗飘飘,迎风飞扬,来来往往的都是学生,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

比起村里面那个寒酸的小学,这里的条件真是太好了。

难怪很多人挤破头皮都想要来城里生活,城里的条件的要好。

“杨华!水水!”忽然有人喊他们。

他们寻声望去,竟然是吴静玉!

吴建华和赵秀琴今天也来给吴静玉报名。

两家人见面,格外亲切。

“好巧啊,大哥,你们也来报名了?杨华念几班啊?”赵建华问道。

“华儿念一班,你们静玉呢?”

赵秀琴说道:“我们静玉念二班,我打听清楚了,一班可是尖子班,这全镇的尖子生都在一班,二班是实验班,稍微差一些,至于三班四班那些,都是普通的班了,一班和二班的老师,经验老道,年纪也大,不像普通班的老师,有些是刚毕业的,有的不管事儿,教学不行。”

“原来是这样啊,那以后华儿,你可要在学校好好照顾静玉。”张贞嘱咐。

“妈,你放心吧,谁要是敢欺负静玉,我第一个不放过她,嘿嘿!”杨华应道。

随后,他们一起去报名了。

现在有义务教育,学杂费都全免了,他们只需要出一些书本费和资料费就行了。

吴静玉是住校的,所以吴建华和赵秀琴大包小包的给她拿着。

杨爱国和张贞赶紧去帮忙分担一些。

报完名,就给吴静玉找寝室安排下来。

把两个孩子安顿好了,两家的家长这才离开。

杨华是走读,他们家就在镇上,所以不用住校。

中午的时候,杨爱国请了吴建华两口子去家里吃饭,张贞做了一些菜。

“大哥,这房子好啊,镇上的条件就是不错!”吴建华参观了一下房子,不禁感叹。

杨爱国给吴建华倒了酒,“建华啊,我那个厂子,听水水说年底就可以生产了,到时候,我们就把小作坊搬过来,我请你来给我们管理,我另外再分一股给你,你觉得可好?”

吴建华听了,吓得不行,“大哥,这万万不可,我们一分钱都没有投资,竟然还要分股份,世上哪里有这样的事情啊!”

“别跟我客气了,我也一分钱没投资啊,这都是秦家投资的,而且你跟我是兄弟,当初你嫂子生老四老五的时候,差点难产,是你悄悄塞给了我钱,去请了村医来给她医治,才救回了两条命,我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我也知道你们家的为人,你就不要客气了。”

杨爱国说起往事,他们都沉默了。

那时候的确是很苦啊!

“既然如此,那真是谢谢大哥了!”吴建华感激不已。

午饭过后,杨爱国开着三轮车亲自送他们回去。

因为他也要回去看看小作坊,小作坊现在交给了吴建华管理。

在厂子没有建好之前,小作坊还是要运作的,不然,他们家真的要喝西北风了。

家里除了杨水水,五个孩子都要上学,在镇上不必乡下,什么都要去买。

乡下还可以自己种菜,镇上那是不可能的。

两天后,又到了小学报名的时候。

杨水水的四个哥哥,都去了新的学校。

突然间几个哥哥都走了,家里忽然就冷清了。

杨爱国回村里了,就剩下张贞与杨水水在家里。

“水水啊,这搬到镇上来,还真是怪无聊的,尤其是你的哥哥们都去上学了。”张贞对她说道。

“妈,等你习惯就好了,到时候和周围的邻居熟悉起来,就不会感觉无聊了,对了,我带你上街吧,去买几套新衣裳来穿,你看你在乡下,一年就买一次新衣服,这身上的衣裳都旧了。”

杨水水觉得是时候该改造一下老妈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