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操持村里的大小事宜,得罪谁也不能得罪村长,否则以后在这村里可不好过。
早知道田老二有这么大的造化,当初说什么也不会赶他出去的。不过现在也来不及了。
田老爷子这一口子闷在胸口,不吐不快,只能朝着陈婆子吼道:“在这里发什么疯,还不快回家去!”
陈婆子呆了,她没想到这老头子不支持他,刚在在家的时候,明明一家人商量好这么做的,并且这么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而田老爷子在旁边抽旱烟,也没有不同意她的做法,没说话就是默认,没想到到这里,却被斥责一番。
平时在家,都是陈婆子说了算,她什么时候受过这个气,一时间她觉得所有人都跟她对立起来,就连平时软软弱弱的老头子,都对自己凶起来。
陈婆子这次是真哭了:“老头子,你骂我?你为了这个小贱人骂我?我嫁给你几十年,当牛做马,什么苦头没吃过,什么福都没享,到头来却遭你嫌弃了,你过河拆桥啊老头子!”
看着陈婆子越发歇斯底里,田老爷子颜面全无,此时他心中有一个念头:当初为什么娶了这言行无状的妇人,竟然还觉得她好,如今看来,她除了会在家里横着走,除了在外面给他丢人,还给他带来过什么好处吗?
什么都没有!
念头一出,心里的火气更大,顿时不管陈婆子嚷嚷什么,夹着她灰溜溜走了。
两人一走,围观的人才不管老田家的什么事情呢!
这田老二一家是新贵,巴结好他,说不定以后自己家也能过上好日子呢!
于是众人纷纷祝贺田老二。
看到爹娘能够应付外面人的祝贺,田盼烟回屋,拿出刚买的糕点,刚才那些帮她说话的人,每人分了一个糕点,感谢过去之后,也暗暗记住他们帮助自己说话的情谊。
不管他们帮他们说话是出于什么目的,只要没有落井下石,对于田盼烟来说,就是朋友。
众人散去,田盼烟对她爹说:“爹爹,以后我们住在这里,怕是还有不少事要麻烦村长,爹爹拿着银钱买些肉,该感谢村长这一次出手帮助才是。”
听到女儿这么说,田有贵和徐氏面面相觑,没想到女儿竟然知道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这很难得呀!
顿时也开心起来,说:“这些爹爹都晓得的,村长现在能帮助我们,是我们占理,日后只要我们行事讲道理,没有让人挑出错处,村长想必也会站在我们这边。”
不过经历过今天这件事情之后,田盼烟知道,只要站在舆论最高点,做对村里有利的事情,这样村里人才会更加心甘情愿帮助他们。
田盼烟悟出的真理,其他人未必不懂。
特别是看到老田家没有占任何便宜,只能灰溜溜离去的时候,新买的下人才知道这家新主子的厉害之处。
行事越发小心翼翼起来,毕竟就连亲娘都没能在他们手里讨到好处,更何况他们这些下人呢!
这件事情还没算揭过,陈婆子一定心有不甘,但是她眼下也没有讨到什么好处,他们一定会憋大招来对付他们。
不过田盼烟也不怕,她一直住在这村里面,要是他们心中有什么不痛快的,尽管放马过来!
不管什么招,还怕自己接不住嘛!
这件事情表面上算是翻篇了,田老二家出了这事,安静了好些天。
直到最近要喝暖房酒,才又渐渐热闹起来。
暖房酒还是搬回到村里的一个月后才举办的,毕竟当初买宅子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后来只能专心做仙薯饼子,直到一个月后的今天,才有了一些积蓄宴请村里人吃个饭。
一般人家宴请,都是几个粗粮馒头,几盆素菜就整了一桌,本来村里的条件也没有那么好,家里有喜事的,意思到就行,不会太过铺张浪费。
不过田盼烟家可不是这样,村里一百多户人家,将近四五百人,都来吃他们家的暖房酒,一桌10个人,借了镇上酒楼的桌椅,摆了整整四五十桌才坐得下。
有人说,田老二一家就是在炫富。
如今人家有钱了,做起了老爷,逐渐瞧不上他们这些人家了。
第33章 仙薯饼子作坊
毕竟看到桌上那些饭菜,没有一人不这样说:扣肉芋头,鸡,鸭,鱼,红烧肉,整整一桌子的肉菜,只有一个素菜,饭还是白花花的大米饭,不管是谁家,都不曾见识到这样的盛况啊!
村里有的老人还说,这辈子还没见过有这么多肉同时在摆在同一张桌上。
有人嫉妒田家赚了大钱,有人已经起了心思,有心想要挖一挖田家老二到底做什么营生,赚了这么多钱。
不过倒是有人打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