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是怎么回事,这两天临安突然多了很多鳗鱼,何夫人买菜的时候都能看见菜市口蹲着鱼贩子。
“也不知道是从哪儿冒出来的鳗鱼贩子,”何夫人奇怪道,“从前薛家供货的时候也少见自己摆摊的,现在到处都是。”
唐昭昭也很诧异,“该不会就是薛家的鳗鱼吧?因为囤积多了,所以消化不掉干脆散卖?”
何方摇头,他是闻香阁主厨,平日里就要跟菜贩子打交道的,这事几天前他就注意到了,还特地打听过。
“不是这么回事。我猜是前段时间临安缺鳗鱼,不知道怎么传到了旁边的绥安城去了,”何方道,“那些鳗鱼据说都是绥安那边运过来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几百文能买好几斤。”
绥安距离临安有着百里之遥,中间官道直通,来回也方便,若是互通消息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突然出现这么大量的鳗鱼,怎么想怎么有些古怪。
她也想不明白,索性也不浪费这个时间,倒是灵光一闪,转头却将自己这段时间积蓄的家业都拿了出来,全部交给财哥儿。
“机会难得,没准错过就没机会了,财哥儿这两日辛苦些,去街上帮我进些鳗鱼,能买多少买多少。”
财哥儿手上一沉,掂量着得有几十两了,诧异道:“都买鳗鱼?”
唐昭昭确定,“都买鳗鱼。”
何氏夫妇对视一眼,何方怕她后悔,忙阻止道:“小姐,那鳗鱼虽然现在便宜得跟鲤鱼没差了,可买回来根本无法保鲜啊!再说买这么多,放哪儿养呢?”
唐昭昭望着何方关切的面容,抱起旁边的何珠珠笑道:“何叔别担心,那鳗鱼咱们不养,直接做成鳗鱼干,还可以长期做鳗鱼饭,可香了。”
何珠珠咬着糖葫芦,扬起下巴,“饭?”
何方还是第一次听说鳗鱼也能够做成鱼干,还能做鳗鱼饭?
“小姐这是从哪儿学来的?”何方实在好奇,唐昭昭都是打哪儿产生的新奇想法?
唐昭昭却故作神秘地眨了下眼睛,“大概是,前世的天赋?”
何家人面面相觑。
何财极为珍惜自己这份活计,见得唐昭昭重用,办事利落,第二日就跑了好几趟,一起买了上百条鳗鱼,都摆在了院子里。
只是鱼太多了,处理起来实在麻烦,看着那一条条活灵活现的家伙,唐昭昭自己看着都手疼。
“没事,”何夫人倒是不以为意,“等何方下了厨,咱们四个熬个大夜,总能解决的。”
唐昭昭却摇头,“光是处理鱼还不够,之后还要腌制、晾晒,院子里几乎快要没地安放了,我们院子就这么大,往哪儿晒呢?”
“这……”何夫人看看他们那院子,也束手无策。
唐昭昭抬头,忽然看见房梁上飞出的落叶,从隔壁院子飘出来,又掉在了他们的房梁上。
“有了!”心下一动,唐昭昭突然看向何夫人,“咱们院子不够大,可旁边还有院子啊。”
何夫人一怔,唐昭昭目光灼灼,“我们可以去左邻右舍雇人帮忙啊!我们只要记清楚每家能做的斤两,按斤两给他们工钱,这样可以吗?”
何夫人在这里住了许久,那左邻右舍里有多少人她都清清楚楚。
大多都是男人在外干活,浑家处理家务,也没有那刺绣的手艺,平日里也无事可做,可不既有时间又有空地嘛!
“这个主意好!”何夫人一拍手掌,“小姐你等着,我去问问她们。不过只要工钱合适,她们岂有不肯的?只是一斤要给多少合适?”
唐昭昭斟酌了一下,“一斤五文,做得越多,自然就挣得越多。”
一斤五文,一条鳗鱼七八斤呢,那就是三四十文,再算上杀鱼、冲洗、晒干,折算下来,倒合适中。
“成,您等我消息。”
等何夫人走了,唐昭昭立刻就让财哥儿过来帮忙,将鳗鱼称斤论两。
天色尚早,何夫人先敲了一家试试,那家女主人见着她就笑,“唷,嫂子怎么来了?”
何夫人挤眉弄眼,“我这不是有个挣钱的活,一单得有七八十文呢,想着旁人关系都不如你跟我好,这就先来问问你。”
挣钱?
还有七八十文呢?
第40章 这叫套餐跟自助
这可比她那外子替别人挑东西挣得多啊!
女主人一听,立刻眉开眼笑,将何婶请了进去。没过多时,又欢欢喜喜地将何婶送出来。
“你放心,若说处理别的不成,杀鱼晒鱼而已,那我可是一把好手!”
再说这工钱,可是做得多挣得多,别说一二十斤,就是一二百斤她都能赶出来。
而且听何婶的意思,这做得好啊,保不齐还是个长久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