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是单纯的高中数学,老师们都还懂不少,甚至还愿意过来看看江明枝写得怎么样。
但这是数学竞赛!题目比大学数学系的好多题目还要难,所有老师都不忍面对当年大学时期被高数支配的痛苦,纷纷选择了逃避。
因此,坐在江明枝前面,目光炯炯地看着她的男同学就变得尤为显眼起来。
江明枝站起来,看向朱同学,她觉得这个学生有些眼熟,应该是一个班的。
“你找我?”她问。
朱总回过神来,连忙点点头,然后看江明枝还是看着自己,显然是等他说有什么事。
朱总握着手里的属于江明枝的数学课本,忽然非常的不好意思起来。
——他兴冲冲的过来,原本是想跟江明枝继续讨论推导过程的。
当时在竞赛班里就是这样,大家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路,都会拎出来讨论一下,甭管对错——有些时候面对这道题是钻牛角尖的想法,却是另一道题的最优解。
因此,竞赛老师也非常鼓励大家讨论各自的想法。
朱总就是来跟江明枝分享自己那个碰壁的推断思路的。
可是,在看了江明枝流畅的刷题过程后,朱总忽然觉得——自己不配。
他那个碰了壁的思路,他觉得不可能给天才到惨绝人寰的江同学一丁点启发。
但朱总是个诚实的、耿直的,不会撒谎的人,在江明枝目光的注视下,还是将心中想法说了出来。
本以为江明枝最好的反应就是点点头,说自己知道了。
没想到江明枝听了他的思路后,居然抽出了一张草稿纸——那可是在她写竞赛卷子时候都没用到的草稿纸!
江明枝在纸上速度极快的写着公式,约莫五分钟的功夫,她忽然点了点头,然后将椅子拉到朱同学身边,坐下,说:“你的思路其实也可行,只是推断起来稍微有点绕,我给你算一遍,你看一下。”
说着,她在演草纸上开始写推导过程,基本上每写三行就去看看朱同学,看他理解了没,要是朱同学没懂,江明枝还能再拉出去一个箭头,用更通俗的方法解释自己为什么要算这一步。
两人一个讲解,一个听,都没注意到身后再次来了一波老师和同学。
只是这回都不是他们班里的,而是那个带着竞赛班同学过来的老师。
“我靠,这个推断牛逼啊。”
“那个女生是江明枝吧,旁边听她讲解的好像是去年竞赛班的大神朱总啊。”
“牛逼,居然给朱总讲题。”
同学们在这边感慨,竞赛老师则看向了被郑秋意老师拿在手里的江明枝的竞赛答卷。
毕竟是自己出的题,答案基本上都在记在心上,竞赛老师先没看过程,只是扫了一遍答案,她心想,只要江明枝能写对五分之一,那就完全有资格进入竞赛班。
——毕竟这套题的难度真的很大。
第34章
教数学竞赛的女老师个子不高, 身板清瘦,五官秀气, 目光锐利,不苟言笑,头发干练的脑后扎个马尾,是那种一看就是大学霸的女生。
“但大学霸归大学霸,以前没见到她神色这么凝重过啊。”郑秋意老师在心理默默的想。
难不成是江明枝这张卷子做得不好?
江明枝在刷竞赛题之前,已经刷过了郑秋意老师出的数学卷子, 看着那不到半小时就写出的满分试卷,郑秋意老师十分满意,十分开心。
当时她的表情就是——合不拢嘴。
这是一位老师看到自家学生成绩好的正常反应。
因此, 郑秋意老师下意识觉得竞赛老师眉头紧锁、一脸凝重的表情, 就是——江明枝看着是把卷子写得满满当当, 其实没有一道题是对的。
这种事其实并不罕见。
对所有科目都适用。
有人语文作文洋洋洒洒九百字, 结果立意跑偏,只能拿及格分;有人历史大题把答题框都写满了,但没有一个时间点是对的;政治就更恐怖了,理解错题目意思的人数不胜数;至于郑秋意老师最熟悉的数学,她对这种场面真的不能更熟悉——班里的同学经常把大题写得满满当当,她只能戴上眼镜在里面找正确的公式, 找到了给两分友情分, 找不到零分。
郑秋意老师见竞赛班的同学还在看江明枝给朱同学讲题, 悄悄地拉竞赛老师出了办公室。
竞赛老师忙于看卷子, 被身边的人一拉就走,也没什么思考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