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遁后未婚夫后悔了(119)

“恩情?”宋子珩听起来像是在笑,脸上却分毫笑意未见,“忠叔是说他联手废太子栽赃萧家一事,害得我全家被斩,他的幼子也不慎惨遭误杀,后将我收养之事?”

“即便事实诚如少爷所说,可这么多年了,老爷待您的确不薄。”忠叔说到此处跪下,“他年岁已高,所剩时日不多,余生不该如此凄苦度过啊!更何况当年他也不过是奉皇命为之。”

桌上摆着个木头雕的鹿形状的坠子,鹿头已被火烧去一部分,上面用来镶嵌作眼睛的黑宝石也早已不见。那天的火场中,宋子珩只找到了这个坠子,他拿在手中轻轻摩挲了会儿,才淡淡开口:“既是奉了皇命,要求情,自去向皇上说。”

忠叔见他如此冷漠,磕了个头,道:“相国大人,老奴求您了!当年若非老爷不忍心看您年幼收养,如今只怕...”

“只怕我早饿死街头了。他收养我不过是为了让我报复陆济,何来半点怜悯之心。”宋子珩将坠子捏在手心,冷眼看过去,“再说我不过是将丞相府抄了,也算把他当年所做之事再做一遍。别的报复行径,我可是一分也没做。”

忠叔气得吹胡瞪须,却又无可奈何,恨道:“当年老爷就该听我的!让你死了才好...”

男人早已收回目光,靠在椅子上撑着半张脸闭目养神道:“翠儿,送客。”

把忠叔送走后,翠儿又进来了。

椅子上的人有些不耐烦:“还有何事?”

“四皇子来了口信,说今夜城中热闹,邀您出城赏灯。”

狭长的眸子轻轻掀开一条缝,男人目光落在案上笔筒倾斜的阴影,道:“现在什么时辰了?”

“已申正了。”

“知道了。”宋子珩又闭上眼 ,“过了酉初再叫我。”

“是。”

“对了...”慵懒的男人抬起一根手指,“天气太冷,去让人将火墙地龙都烧起来。”

翠儿有些疑惑,却没多问,只应下来,却没离开,沉默地看着窗边歪着身子斜倚的人。

屋子里又变得一片寂静,今日没出太阳,室内有些昏暗,能透进纸窗的光不多,薄薄一层,覆在他清晰的下颌边,投下条长长的阴影,再落到他突起的喉结上。

过了好一会儿,那喉结才轻轻动了下,男人深灰色的眸子在阴影中睇过来,道:“你要这样看多久?”

翠儿惊觉回神,忙跪下来,犹豫了下,道:“要不要奴婢给大人温一壶酒来暖暖身子。”

她突然想起以前不知在哪听的句诗,如今才终于明白这其中意味。

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大抵不过如此。

宋子珩指尖微微蜷了蜷,道:“吾心之涸,二两杜康尚不能填。”

翠儿再无言,沉默地退下了。

没过多久,屋子里开始暖和起来。男人卸去膝间毛毯,起身将窗户打开。

外面下起了雪,天空一片灰蒙蒙,鹅毛般的雪花轻飘飘落下来,不一会儿就将庭院妆成银白。

桌上摆了许多东西,多数是那人送他的小玩意。纸折的小动物,玉雕的玲珑毛笔,只绣了一半的手帕......

宋子珩执起笔,却在空白的纸上悬停了许久也未落笔。笔尖浓墨汇聚而下,在雪白的宣纸上泅出一滴漆黑的墨点,那墨点渐渐扩大,填满他如同深海般的空洞双眸。一如浓厚的黑雾,压得他心中沉重不已,连指尖也开始发抖。

寂静的书房内,只听得啪嗒一声,男人手中毛笔应声而落,笔尖软毫重重散开,在纸上晕染出更大的一团杂乱的黑。

思念排山倒海地袭来,似裹挟着深不见底的滔天巨浪,把颤栗的人淹没。

男人身子一重,颓唐地跌坐回椅子里,双臂紧紧环抱住双腿,低着头,整个人蜷缩在一起。

第57章

傍晚时便起了风, 城中的人却不见少。

江安城地处大周以北,冬日绵长苦寒,人们却会苦中作乐, 将堆积的雪筑成小山,再拿凿子凿成各式奇珍异兽, 里面放上盏灯, 透明的冰雕便呈现出别具风格的美来。

孩童欢快的在街上奔着,手里的花灯精美灵巧, 在长街上活泼跳动, 给寒冷的冬日带来一丝欢声笑语。

热闹的街市上, 四皇子和宋子珩并肩走着。四皇子目光温和, 道:“听说温大帅染了重病, 本欲回京, 又奈何大雪封路, 走了一半又折回了帐中。”

“即便没有大雪,他也不能回来。”宋子珩负着一只手, 回道:“若无皇上召令,边境武将不得擅自回京。”

“现如今边境正是两军休战之际, 过了这个月, 就要开始准备春节。想来他也是思乡情重...”

“那不是正好。如今他膝下一儿一女皆在身边, 回来反倒又是独自一人。”

上一篇:女官难撩下一篇:宠娇娇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