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忌吐了吐舌头,道:“自己挣才有意思嘛。”
任无双敲了敲弟弟的脑袋,道:“你啊,没一天老实的,战场上刀剑无眼,我虽然相信你的本事,但也要万分小心才是。”
任忌发自心底的绽出笑容,哥哥总是能很快的理解并全力支持自己的想法,知音难觅,知己难求,有这样的亲哥哥做知音,实乃人生大幸。
“那么……娘那里……”任忌扭捏地道。
任无双笑着摆了摆手,打断道:“明白明白,对娘隐瞒你参军的事,免得她担心,就说你去南方经商了。”
任忌一直他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灵魂纽带,自己的想法,哥哥总能猜的一字不差。
任忌笑着点点头,做了一个“你懂我”的表情,任无双无奈地看着自己的傻弟弟,这么多年兄弟俩形影不离,知根知底,这点小事还能猜不出来吗?
“哦,对了,小蕊,去库房把皇上赏的那把玄铁古刀拿过来。”任无双对门外的丫头吩咐完,看着任忌道:“既然要去参军,总要有一件趁手的兵器,老早以前皇帝问我要什么赏赐,我看这古刀并非俗物,特意为你留的。”
任忌感动地快要潸然泪下,哥哥对自己的照顾,总是无微不至,时刻记挂。
短刀呈来,任忌不得不再一次佩服自己哥哥的眼力,这刀鞘上没有半点装饰,朴素的甚至有些廉价,但是就是这样一把其貌不扬,通体乌黑的短刀,细看材质和刀刃口,便知道是一把不可多得的好兵器。
这刀因为年月久了,嗜血成性,此刻散发着逼人的寒气。
任忌怎么看怎么喜欢,合上刀鞘,挂在腰间,谢过哥哥。
如今完事齐备,他要尽快回到临水,准备秋后入伍。
第19章
转入秋季,金风送爽,万物肃杀。
回到临水郡,任忌第二天便以事先准备的假户籍入了伍,编入巴蜀的戍边队。
边境常年会受到蛮族侵扰,北部蒙古大漠,东部大洋倭寇,西南部,便是这苗疆蛮族。
朝廷花重金供养戍边队,常年驻扎在边疆,根据当地地形与气候,进行适应性的训练,为这广大无垠的帝国,提供第一层屏障。
此时正处安定时期,川蜀以西崇山密林中的最大部落——奕猊族,前不久刚刚内乱,尚且无暇自顾,当然没心思入侵殇国,所以,相比其他地方的戍边军,巴蜀的训练与巡视都要相对轻松许多。
夜晚到来,任忌走进自己的军帐,看到里面的情形,皱起了眉头。
他入伍的身份,是庶民,自然不会有多好的待遇,被分进其中一个团级编制下,与同期入伍的士兵们同食同宿。
那些士兵们,都是各地征调来的,穷苦农民出身,没有什么良好的教育,睡满二十人拥挤的军帐里不时传来粗俗的辱骂声,更有些猥琐的流氓,讲着自己与姑娘的“销魂事”,吸引一大批听众。为人粗俗,卫生状况也不好,二十多个粗重的汉子,一天辛苦,满身臭汗,挤在军帐中。饶是任忌也有些无法忍受,更何况任家教养毕竟深入骨髓,虽然三年江湖生活让他习惯了市井粗鲁,但是听着这样一帮人满口1淫言浪语,也是大为不快。
任忌干脆起身走出帐子,转到后面的马厩去,看看他的黑珍珠。
啃着随手摘的野果,任忌坐在黑珍珠旁边,眺望着远处连绵不绝的黑影,西南十万大山,当真是气势磅礴,震慑人心。
黑珍珠与主人一样,一匹日行千里,膘肥体壮的宝马良驹,与其他士兵带来的骨瘦如柴的老马站在一起,显得格格不入。黑珍珠不满的打着鼻息,伸过头来,喷了任忌一身。
任忌无奈的摸了摸马头,他自然明白这老朋友的想法,自己也是一样,可是这条路既然选了,又哪能不吃一点苦呢?
任忌静静地靠在马厩的栅栏上,任由思绪万千。
小白现在在干嘛呢?
入翰林院了吗?
会不会不习惯啊。
这可怜的孩子会被那帮老腐儒吓着吧。
那帮老东西最好别为难他,否则要他们好看。
……
任忌就这么想着,时而担忧,时而欣喜,浓浓的思愁涌上心间。
分别以来,他一直刻意的让自己忙碌着,以期暂时忘掉离别之苦,如今突然闲下来,压抑已久的相思便纷飞而起,折磨着他。
就这么坐着,直到天色完全墨黑一片,四下茫茫。
此时他才注意到,不远处的兵器库点起一盏小小的火苗,飘忽不定。
任忌起身过去查看,很快就要夜禁,各人都要回到军帐,此时此刻在兵器库点灯做什么?
任忌走过去,从窗户往里一看,只见到一个羸弱的身影,正在检查着虽有的兵器情况,并把损坏生锈的搬出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