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旭心中郁结,姨父?那又怎样?!他虽然是沈长风的外甥,可是在他表露夺位之意的时候,他所谓的姨夫却只道一切都听楚武帝的意思,并不肯帮他!
呵!沈长风敬重他的父皇,可父皇晚年还不是将他发配到西北,远远调走?甚至还想出从沈氏宗族里选个人来继任沈长风爵位的阴损主意,狠狠寒了沈长风的心。
当然虽然心中嘲讽,但楚旭也并不觉得父皇做得不对,自古以来帝王薄情,一个情同兄弟的武将算什么?权力只有握在自己手中才是最值得安心的。
“不必多言!传朕旨意,沈长风抗旨不尊,夺其兵权,令其戴罪归京,不得有误!”楚旭冷冷道:“若沈长风抗旨便同谋反,论罪处置!”
“令威远侯率兵八万南下陵江,平定叛乱!若诸位爱卿与朕意见相左,便同威远侯一同南下平乱吧!”
此言一出,朝臣们再不敢没眼色触楚旭的霉头。
望着战战兢兢的大臣,楚旭忽然想起来很久之前的一些景象。
“殿下,您放心,即便是得不到那个位子,末将也定能护您周全。”
“表哥,你放心!你不会有事的!有我和父亲在呢!”
……
“你要那个位子与我何干?我不想被困在宫里!”
“明月被迫进宫一事,末将不再计较,末将愿远赴西北,驻守边疆,只求陛下能善待明月。”
……
男人低沉的声音和少女清脆的声音似乎还响在耳侧,楚旭闭了闭眼,姨夫、表妹,这是朕给你们的最后一次机会,别让朕失望。
第108章 将军妹妹18
大楚历六十五年夏, 楚国内外陷入一片混乱,静安王楚昀于陵江兵变,集结西南督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大楚南部大片疆土,大楚第三任皇帝楚旭出兵八万暂时将静安王叛军拦截于南部鹿野原。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地区, 叛军退一步, 便是退回南部,再进一步又是直指大楚最核心的中州地区。
威远侯临危受命, 率兵迎战, 然而其决策失误,延误战机, 于鹿野原大败而归, 数万士兵被俘,叛军士气高涨, 竟一鼓作气接连从威远侯手中拿下中州三城, 兵临梧州城下。
威远侯退至梧州, 一旦攻破梧州,那么静安王便有机会挥军上京, 威远侯自知此番失误无可挽回,为了逃避罪责,他竟主动打开梧州城门, 迎静安王楚昀入主梧州。
消息传到上京时,三伏天炎热的大殿里, 朝臣们心头一片冰凉,惶然无措的气氛在殿中蔓延开,让人窒息。他们再也顾不上楚旭心中对沈长风的不满, 纷纷上书让楚旭召回沈长风,由沈长风率兵回击静安王。
“陛下!眼下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梧州已经落入楚昀手中, 再越过嘉定山一路背上就再无关卡,可谓是畅通无阻!”
“是啊陛下!如今唯有沈将军足以击败楚昀!陛下,大局为重!”
“陛下……”
“陛下……”
楚旭颓然坐于龙椅上,这个他渴望了无数年的位子从没让他觉得坐在上面这么难熬过!
沈长风!沈长风!
明明他才是皇帝,这些人却让他去求一个拥兵自重的臣子!最让楚旭难以接受的,这竟然真的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为了保住大楚江山不落入楚昀手中,他只能去求沈长风!
楚旭紧抓着龙椅扶手,目光暗沉,下首的大臣们个个面色凝重,好似真的在为楚旭的皇位担心,但楚旭心中清楚,他们并没有那么害怕。
和流民叛乱不一样,楚昀也是名正言顺的皇子,甚至楚昀的生母当年还比楚旭的生母得宠的多,他的母家乃是中州底蕴极深的苏氏。当初在众皇子夺位之争中,看好楚昀的大有人在,若不是楚旭兵行险招,和大夏那位合作,楚昀绝对是下一任大楚皇帝。
正因为名正言顺,所以楚昀攻破南部才这般轻易,对于百姓和地方官员来说,皇帝是谁并没有那么重要,反正他们都姓楚,都是楚家人,那便没什么分别,害怕死亡的百姓往往不用楚昀击溃便主动投诚。楚昀这一路北上,所俘之城并未发生较大的动乱,一旦投降,他便更换当地驻军,其余百姓生活照旧,所以他们对这场叛乱并没有什么仇视之心。
上京里,楚旭继位不足三年,根基不稳,再加上他心胸狭窄,脾气古怪,是个难伺候的皇帝,又因为他对世家大族态度不明,京中百官自然对他也不是都服气的,若楚昀真的能攻入上京,恐怕有不少人就敢向楚昀投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