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雷厉不觉得这东西很有用,但还是鼓励道:“很不错,拿着比鸡毛舒服。”
白珊珊捂嘴笑,“相公,不是这么用的。”
“嗯?”曲雷厉疑惑地看向白珊珊。
白珊珊把食盒收了起来,站起身,往砚台里倒了少许清水,研磨了一会儿。
“给我。”
曲雷厉不解地把笔交给白珊珊。
只见白珊珊握住笔头,又是阵旋转,原来,另一头也能拆下来。
银笔中心,竟然另有乾坤!
白珊珊紧跟着把笔尖没入墨汁中,旋转墨囊上方用银子包边的木塞,就见玉管底部见了黑,随着木塞的旋转,墨汁渐渐升高,直到墨汁几乎盛满,白珊珊才停下。
“银匠师傅手艺真不错。”使用到现在,白珊珊非常满意。
墨汁进了笔芯,笔尖有孔……
曲雷厉隐约意识到了这支笔的真正用法,眼神里透出几分期待。
白珊珊麻利地将笔装好,右手握笔,在草稿纸上一笔一划地写出了自己的名字。
白珊珊——三个字娟秀俊逸,不同于毛笔字,却也有特殊的美感。
曲雷厉惊道:“这么好用?一次能把笔芯里的墨写完?可以写好几百个字吧?”
那可比常用的毛笔方便多了。
看珊珊手里的笔盛了墨,一点也没溢出来,随身携带一定非常方便。
白珊珊也非常惊喜,这支笔的使用效果远远高出了她的预期。
笔尖的银头被银匠打磨得非常光滑,丝毫不卡纸,出墨也很均匀。
本来想做一支凑着着用,比鸡毛好写就行。
而这支笔,比她在现代买的几十一支的还好用。几百的不知道,她没买过。
不过白珊珊知道,这支笔有一个要命的缺点,那就是没有适用的墨水。
砚台研磨的墨长时间不用就会干涸,凝固在笔里很容易对笔造成损伤。
所以,每次结束书写,都要彻底清洗墨囊。
曲雷厉觉得神奇至极,又有些时曾相识。
“这不是你书里写的什么笔吗?”曲雷厉回忆着道,沉吟片刻,抬眸看向白珊珊:“对了,叫铅笔,对吧?”
所幸白珊珊没有在书里详细的描写笔,只在主角初入学时描写过铅笔,之后用的圆珠笔都是一笔带过,没提起过钢笔。
白珊珊笑着点头道:“毕竟我在写书时就有的想法嘛,会写铅笔也就是因为我想做这样一致比出来,没想到成功了,很方便吧?”
“嗯,方便。”曲雷厉这次是打心底里佩服了。
珊珊的脑子,他这个粗人是不能比了。
“给这支笔起个名字吧。”曲雷厉提议道。
当然叫钢笔了。
不过这支笔跟“钢”占不到边,白珊珊犹豫了一下,问道:“不如就叫……银笔?”
“可以!”曲雷厉颔首道。
就这样,大荣王朝的第一支银笔,就此命名了。
第104章 珊珊辞工
已入盛夏,太阳下的空气燥热得几乎能生出火来。掠过柳树枝条的轻风丝毫无法缓解人的燥热,街道上的人们都是来去匆匆。
一处不大但却别致的小院里,下人们抬着沉甸甸的木箱,往门口的马车上搬。
“小心些,精细物件,别磕坏了。”
萧庭紧张地盯着下人们的动作。
这段时间,他请了好些木匠,按照从曲家买来的字章雕刻了好几副,一部分留给杨柳镇的施华轩使用,还有一部分他要带回省城。
关于印刷术,其它的他都掌握了,只是那按字母归纳的方法谁也无法理解。
萧庭改用按笔画和偏旁归纳字章,虽然麻烦一些,但人人都能掌握,更为实用。
收拾好了行李,萧庭坐着马车到了墨语阁,与众人告别。
白珊珊和曲雷厉听到楼下的动静,就一起下了楼。
“雷厉兄也在?”萧庭看见曲雷厉有些意外,很是高兴,四处看了看,问:“云睿兄没来吗?”
曲雷厉言简意赅地回答:“他没来。”
“可惜了,在下今日要回省城,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主要是,他还没确定脑洞君到底是不是曲云睿,心有不甘。
白珊珊那丫头嘴也呸严了些,任他什么好处都套不出实质性的话。
曲雷厉想到什么,突然话多了起来:“不知萧兄住在省城何处?”
“省城东街二巷,萧府,你在附近打听就能找到了。”萧庭豪爽地报了自家住址,又问道:“你们可是有打算来省城?”
白珊珊也很好奇,仰着头巴巴地看着曲雷厉。
曲雷厉道:“萧兄有所不知,舍弟云睿要参加今年秋季的大比,不过了多久,我们也要去省城。”
云睿的几次大比都遭人算计错失机会,这次他一定要更加谨慎。萧庭住在省城,或许将来有需要他帮忙的地方,这个关系得维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