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旗(79)

“不是眼花。”笑意在眼尾倏尔止住,沈先回过头,专注且又认真,“先生说过,建造观星阁的时候先帝要求它和青龙寺的主殿要在同一轴线,且要高于主殿。为的就是随时能看见城墙外。”

其实,观星阁一直是高于青龙寺。

“离这么远,能看见什么?”

莫测高深地,沈先笑得隐晦。

“我们才考虑距离。”

……

似是而非,欲言又止。

直到躺倒在床上,闻着淡去的桐油味……许久之后,苍泠悄然起身。

月亮隐去了半张脸,今夜没有星辰。

跃上墙头的一刻,他迟疑地回头望了一眼早早熄灯的屋子。

沈先没有说完的话,他懂。

可沈先仍遗漏了一桩事——

青龙寺侧殿的二层,三年前不存在。

第45章 沈先

半夜忽然下起了雨,淅淅沥沥敲打着窗户。

坐在床沿小半会,沈先方才披上外衫,打开了房门。

苍泠倚着廊柱,只着了单薄的里衣。雨丝飘落进来,沾湿了他的鞋面。

“醒了?”见到他,似乎并不意外。

视线从地上未干的脚印挪开,沈先望向昏暗的屋里,“叫下人给你烧些热水?”

“不用麻烦,夜深了。再说,”苍泠低头看了看身上的里衣,“都换过了。”

沈先不认同地皱眉:“春寒料峭,小心着凉。”换来他轻轻的嗤笑。

他不问他去了哪,他不提他从何回。默契得像彼此心照不宣,又似隔了层窗户纸,谁也不先开口。

出乎地,苍泠问及了另一件事:“等孝期结束,你有何打算?”

一件沈先踌躇不决的事,“我想考科举。”一件对娘亲说出口都觉羞赧的事,却自然地告诉了他。

含笑的桃花眼透出戏谑的光芒,“怎么想到好好念书了?”

真怕下一瞬听到他说“沈先,你是被雷劈了?还是转性子了?”

“今年春试已经过了,下一次是在三年后了吧?”

显然,沈先的臆想没有出现。苍泠努着嘴,脑袋靠上冷硬的廊柱,“当个太平侯爷不好么,非得去考科举?”

如果只是太平侯爷,当然好。可是,现下侯府的境况还容得他不趁早打算吗?沈先苦笑,说是趁早也不过自我安慰罢了。

幽幽地瞅去,“但凡有其他法子,我也不会选花脑子的科举。”

科举啊,那可是科举。三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多少莘莘学子为此耗尽了心力,有的甚至还熬白了头发。

挑眉向他望去,苍泠若有所悟:“这是,山穷水尽了?”

蓦地一凛,“倒也不是。”相较头皮硬,沈先的嘴更硬,“虽道山穷水尽,但何以见得不会拨云见雾,柳暗花明又一村。”

文绉绉地,昂起了下巴,挺直了背脊。

“有道理。”非但没有反驳打击他的信心,苍泠反倒颔首赞扬,“有志气,有远见。”

摁下偷偷的喜悦,沈先的虚荣心却又悄然地,刚抬头——

“《四书》《诗经》《春秋》,科举试题历来不外乎这些,你也从小就熟读吧?”问得极其顺口,苍泠仿佛只是接着他的话随口论起,“诶,哪一门你读的最多最为熟悉啊?”

“唔,要中状元是不是还得通过殿试?”

“……我没说要参加文举。”

苍泠诧异地撑大了眼:“你刚不是说?”

“我要考的是武举。”

“武举?”

“我要当武状元。”

苍泠的眼中流露出不可思议:“那可不是只花脑子的了,你是认真的吗?”

他当然是认真的。

只不过,马术、射箭虽都是自幼习之,但若是二者合一,骑射,沈先还是有些没底。另外,就是武举中至关重要的第三项:策论。

想到要在金銮殿上陛下和一众朝臣跟前“策论”,沈先的脸瞬时皱成了苦瓜。

“就是、就是关于那个,策论吧,”他思前想后,支支吾吾,“有点难。”决定实话实说。

向他投来的目光带着不言而喻的笑,苍泠慢吞吞地顺着他的话:“怕不是有点难吧?”

挠了把胳膊,沈先呵呵傻笑。

嗯,很难。

……

翌日,才过晌午,沈先就拖拽着苍泠直奔书房。

昏昏欲睡,费力地撑着眼皮看了看天。苍泠不解有什么事非得现在这个时辰干?要知道,他们可是闲聊至日出雨停才回的屋。

“阿嚏。”揉了揉鼻子,苍泠提不起劲,肚子也还空着。

从一堆书中抬头,沈先朝他招招手:“你来看。”

犹豫了一下,耐着性子踱至书案,不甚感兴趣地随意一瞥。

《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鬼谷子》《荀子》《管子》……沈先一脸的左右为难:“换你会先看哪本?”

上一篇:沙场掳爱下一篇:挑灯看谁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