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泼辣妻(73)

“嗯,我相信你的话了,回来要告诉我发生什么……不了,不要你告诉我,到时候我让华萍告诉我,华萍说话比你有趣点。”

正好可以和小姑子联络联络感情。

薛华安:“这么快就开始嫌弃我了?”

“还有一年才结婚,我不嫌弃你,为了证明我不嫌弃你,我们找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婚事提前吧,反正你的房间已经造好了,就算带外婆来过年也能住得下,你觉得正月初六怎么样,不等一年后的正月初六了。”

她一说到结婚,难得开玩笑的薛华安脸上恢复认真神色:“我也想早点和你在一起,但是一年后更好,那时候华康和华萍的房间也造好了,你过来就不用帮忙干活,也不用因为房间分配产生困扰,毕竟在剩下两间房间彻底建完前,我都得和我弟弟住一起,区别只是现在有了里外间,不用挤在一个房间里。”

苗彩玉听他这么认真解释:“我知道的,我随口说说,一年不是不能等,不要小看我的忍耐力。”

“从来没小瞧过。”

“你说这话的时候不要笑!”苗彩玉试图把手伸进他的棉衣里,能伸进去但是不方便挠痒痒,她就气了,让他脱掉棉衣给她挠痒痒。

今天的天气不是很冷,薛华安就脱掉外套让她闹了。

大半年相处下来,多少知道她的性格,越不让,她越来劲。

...

一家六口人经历过千辛万苦后,终于来到妈妈娘家,外婆所在的生产队。

六口人除了爸爸和大哥,其余人看起来都很憔悴。

妈妈憔悴的同时还有别的情绪,喜悦、紧张、担忧……心情很复杂。

从来没见过外婆的弟弟妹妹们,只有憔悴和疲惫。

路途比想象中艰辛太多了。

薛华康都怀疑爷爷奶奶说豆腐村以前多厉害是骗人的,爷爷奶奶语气仿佛豆腐村闻名全国。

实际呢……他知道保石县有点偏僻,第一次深刻意识到它到底多偏僻。

看来豆腐村有名只是在县里有名,到了外地,别人听都没听说过。

以前还觉得知青来他们生产队是运气好呢,出一趟门才知道他们到底多痛苦多绝望。

妈妈给的老家地址写的是村,他们就把村改成生产队,问过当地人,当地人说没有叫这个名字的生产队。

原来村子连名字都改过,好在地址大差不差,靠着妈妈模糊的记忆,他们来到这里了。

差不多三十年没回来,再回来已经物是人非,全是不熟悉的面孔,孙素兰循着记忆去找自己的家。

自己的家还在,破旧的老屋子前,有个老人坐在不太稳当的旧竹椅上晒太阳。

孙素兰看到老人后,眼睛瞬间泛起泪光,朝着老人喊了声家人们听不懂的话。

大儿子出生的时候,她已经在豆腐村生活了好几年,会说当地的方言了,孩子们从来没听过妈妈说她娘家的方言。

今天还是第一次听见。

孩子们听不懂,大概也能猜到是在喊妈或者娘。

正晒太阳的老人,也就是几个孩子的外婆,看向喊自己的人,怔愣了几秒后,也喊了一声。

这声应该是妈妈的小名。

孩子们听不懂方言,但是能理解称呼。

孙素兰听到妈妈喊自己小名,眼泪止不住了,小跑到妈妈腿边蹲下来,告诉妈妈,她回来了。

听外婆说话语调,能知道她是个挺开朗的人,她接下来说的一句话,孩子们听不懂,妈妈听懂了,外婆说自己快死了,死前看到闺女回来,她得趁着闭眼前多跟闺女说几句话。

孙素兰泣不成声,告诉自己妈妈,她是真的回来了,带着家人回来了。

外婆听到她的话,眼睛张大,略微佝偻的身子努力坐直,仔细看着蹲在自己腿旁边,快三十年没见的女儿。

她问真的是素素回来了?

孙素兰点头。

外婆知道不是自己错觉后,也开始掉眼泪了。

薛华萍薛华乐姐弟跟着抹眼泪,另外父子三人还算镇定,只是目光都没去看母女重逢的场景。

母女俩说了近半个小时的话,孙素兰让丈夫和几个孩子过来,她介绍他们给外婆认识。

外婆见到外孙们,还站起来了,嘴里说着好孩子,都是好孩子。

见孩子们听不懂,孙素兰就帮妈妈把她夸奖孩子们的话转达给孩子们。

夸完孩子们,外婆向女婿道谢。

她看闺女现在好好的,就知道闺女生活顺心,闺女也说当年跑出去后,是她现在的公婆收留她的,说明这一家人都是好心人。

孩子们听不懂外婆的话,丈夫也听不懂岳母的话,孙素兰把妈妈道谢的话说给自己丈夫听。

不善言辞的薛重山连忙说不用谢不用谢。

上一篇:玫瑰花的葬礼下一篇:四时鲜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