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泼辣妻(69)

妈妈就经常会考他们,哪个字该怎么念。

妈妈把字写在地上,小朋友会念的念出来,不会念的,也没撒谎随便乱发个音,直说不会,他们说不会后,问妈妈该怎么念。

他们没在家里听妈妈说过普通话,小时候也不知道妈妈不识字,只知道小学老师们,尤其是苗老师,知道好多好多字,会说好多好多故事,特别厉害。

妈妈自己是不知道怎么念的,跟孩子们说是妈妈写错了,他们都不知道,妈妈没上过小学,更不知道了。

小时候的薛华安薛华萍都被妈妈糊弄过去了,薛华康没觉得妈妈说的是假话,回头就去学校把字写给苗老师看,问苗老师这个字怎么念。

他不相信是错别字,在他眼里,字都是千奇百怪的,什么样的字都有,等他问到就回家告诉妈妈,这不是错字,是对的。

妈妈没写错,妈妈只是忘记怎么念了。

苗老师还真告诉他该怎么念,他问是不是错字,苗老师回答不是,这个字确实存在。

他回家立刻告诉妈妈了,妈妈还夸他聪明。

孙素兰不会说普通话,但是记得自己娘家地址该怎么用普通话念出来。

“这是外婆在妈妈十岁的时候,托村里老师帮妈妈写的字,妈妈当时不知道上面写的什么内容,外婆也没告诉妈妈,在妈妈离家出走那年,外婆把这张纸条交给妈妈了,说上面是家里的地址,等妈妈成家了,就带着爸爸和孩子回来看看她。”

薛华萍听完有些难受:“看来外婆在妈妈十岁的时候,就想过让妈妈跑出来了,让当时还是小姑娘的妈妈独自跑到外面,说明家里比外面更危险。”

妈妈是十六七岁来到大队的,表示外婆和妈妈在家里饱受折磨。

妈妈跑出来了,外婆却跑不出来。

她们在自己家附近都要结伴走,妈妈和外婆当时该有多绝望啊。

薛华康看气氛沉重:“这个地方不是很远,我听说过,好像就是我们邻省,过年前一段时间不太忙,大哥大嫂陪着妈妈过去,给外婆带身暖和的棉衣和一顶暖和的棉帽,老人吹冷风容易头疼,有顶暖和的帽子就不会着凉了。”

孙素兰:“妈妈不知道外婆还在不在,外婆在的话最好,妈妈想把外婆当年给妈妈的钱,还给外婆。

外婆因为妈妈拿着钱逃跑的事,肯定受了不少苦。”

第30章

既然孩子们主动提起, 孙素兰就将离家出走的经历告诉他们。

当年她妈妈连城里都没去过,却叫她往城里跑,跟她说城里有车站, 多找几个人打听就能打听到车站在哪。

不用管车子去哪,只要不是往家的方向开就行。

她是夜里跑出来的, 没去过城里, 只知道城里的方向,天黑看不清路也一直小心摸索着向前走, 不敢歇息,怕被抓回去。

走了很久, 直到天亮遇见人了,她才向她们打听去城里的路。

打听过后才知道自己走偏了, 于是又走了很长时间的路。

一路上都在打听, 没到城里前打听城里怎么走,到了城里后, 又打听车站怎么走。

到了车站, 刚好有一辆车要开动,她不知道终点在哪, 都忘记问是不是往自家方向开的, 就坐上车了。

其实不用问的, 她老家镇子没有通车,城里的车都是往外地开的。

那时候坐车不用介绍信,管得不太严格, 花钱就能坐上去了。

她记得很清楚,自己连续坐了三辆车。

离家越远, 越听不懂别人说的话。

孙素兰坐了大半天车,肚子实在饿得受不了, 当时国内战//乱,越发达的地方越乱,她身上的钱用来当车费的,不能花在吃的上面,想买吃的也看不到哪里有卖,只能自己挖野菜吃。

十六七岁的她很是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连打杂的活都找不到。

她很清楚不能长时间躲在人多的地方,他们会把她当瘟ll疫对待,于是决定自己进山里生活。

在山里住的几天也能遇到人,都是来山里寻山货的人,有的人来采蘑菇,有的人来挖野菜摘野果,也有的来山里打野味。

从小被揍的经历让孙素兰害怕遇见男人,他们主动靠近自己,她就会下意识护住头,怕挨打,所以一路上都只向女性打听路。

在山里遇见几个婆婆,她主动找婆婆们说话。

她听不懂婆婆们说的话,婆婆们也听不懂她说的话,幸运的是一个婆婆能大概理解她说的话。

就是因为这个婆婆,她才知道自己在哪,她已经到了邻省的省城,她跟婆婆说她想找份活计,不知道哪里能找到活。

她已经十几岁了,没法一直活在山里,迟早要找一份活干的。

上一篇:玫瑰花的葬礼下一篇:四时鲜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