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彩玉记得爸爸是小学老师,农忙时候,小学会放假,小学生要帮家里干活,爸爸也得参加劳动。
爸爸不教书不劳动的时候,会在家看书写几个字,书是从城里书店借的。
如今爸爸常借书的书店已经不在了。
他们回不到过去,也不知道现在的日子什么时候到头。
薛华安不知道如何安慰她,只能抓着她的手,揉揉她的手背以示安慰。
他都没发现自己的身体已经放松下来,不再紧绷了。
苗彩玉:“我希望爸爸妈妈以后就算倒下了,也不要在田里倒下,累死的,热死的,听起来多可悲。
华安,不提我爸爸妈妈了,提提你的妈妈……孙婶子会想她的妈妈吗?你们知道孙婶子的老家在哪吗?”
有关爸妈的话,全是她的心里话,她连爸爸都没说过,然而她今天下午谈心内容的主角是孙婶子,华安的妈妈。
“我们没问过这些事情,妈妈也不会主动提。”
“主动提了没多少用,我想着如果可以的话,陪婶子回趟娘家,按你说的话,婶子恨爸爸,应该是不恨妈妈的……但是千辛万苦回趟老家,知道自己妈妈已经不在的话,婶子应该会很难过,一辈子不回去,一辈子都能当妈妈还活着。”
她跟自己爸妈说的有关孙婶子的事情就是去看孙婶子妈妈,也就是华安外婆。
妈妈嘀咕的是没准人早没了,爸爸多愁善感,认为母女感情好的话,孙婶子应该会很想见妈妈,就算妈妈没了,去上柱香也是应该的。
薛华安:“我回去就和我妈提一句。”
“婶子不想回去就不要勉强她,不要再提这事了,你就当我多管闲事,如果要陪婶子去老家,咱们还得攒路费呢,谁知道孙婶子家到底多远,我们这个县就挺偏僻,交通不太方便了,过来很困难的……也有可能孙婶子家在我们省里头,不是说一个省都好几种方言。”
在省里就好办一点点了。
薛华安:“你想陪着一起去吗?”
“当然啊,总要去个脾气硬的,我怕外婆走了,老头还在,想讹婶子,他敢讹婶子,我就骂死他,之后去给外婆上柱香就走,赶紧收拾包袱走人。
希望不要太远了,年底让我妈把我干活的钱支一部分出来,我存着当路费。”
有钱她就蒸面条自由了,咳,现在最重要的是路费!
蒸面条都靠边站!
苗彩玉坦白告诉薛华安,自己的小金库只有一块钱,去县城吃顿饭就没了,两斤猪肉都买不到。
薛华安:“如果我妈真的想回老家看看,你的路费也该由我来付,不应该是你自己掏钱。”
“我瞎提的主意,没准薛叔让婶子别想老家的事情,就把这里当成她的家,她也确实在这里成家了。
我只是代入我和我爸妈的关系去想她和她妈妈,但其实婶子和她妈妈关系不一定有我跟我爸妈的好,都快三十年没见了,再亲的感情,这么多年都会生疏吧。”
路途越远,路费越多,可能他们大半年都白干了。
薛华安:“只要妈妈想回去,多少钱都是值得的。”
“说的也是。”
之后整个下午,苗彩玉都在说路上的事情,好似孙婶子即将启程回老家了。
然而他们连妈妈知不知道老家具体位置都不清楚。
“可惜我们过得也没有多安逸,要是过得安逸点,就能把外婆接过来住了。”苗彩玉不想离家太远,所以找对象都不考虑别的生产队的人。
薛华安:“老人不一定愿意离开生活了六七十年的地方,如果外婆还在,农闲时候就去探望外婆也是好的。”
“感觉外婆也是个很勇敢的人,没有完全失去自己的思想,还知道帮女儿逃命。”
“我也这么觉得,外婆甚至拿了家里的钱给妈妈,尽管那里的人可能都以为是妈妈自己偷的,但是外婆肯定要挨一顿打。”
“不止一顿吧,好几顿,打女人只有零次和无数次,我想老头到现在这个年纪,活着也是一身毛病,我不能白去一趟,我去气死他好了。”
她是真的想气死这个老头。
薛华安认真想想:“如果是气死的,好像跟我们没多少关系。”
死无对证。
“对啊,我又没揍人,我只是‘以理服人’。”
好一个以理服人。
...
两人聊了一个下午有关去外婆家的事,差不多到下午五点钟,薛华安回家,苗彩玉跟着去他家,去他家拿面条。
爸爸已经把买面条的钱给她了,无论怎么说,她都要亲自塞到孙婶子手里。
来到薛家,苗彩玉说来买点面条,孙素兰果然说不用钱,自己想拿多少拿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