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腐朽的院门缓缓合上,孤寂苍凉的背影却仍旧映在了妇人眸中。
小院这边发生的事情,没一会儿便传遍了整个村子。
萧意眠坐在屋子里,透过窗户看着自家兄长生无可恋来来回回应付着那些前来帮忙的村民,眉眼微弯,心中升腾着些许暖意。
这些村民起初瞧着他们兄妹二人是有多避之不及,她是见识过的,但他们也还是给予了她与阿兄一个暂时居住的地方,甚至平日出门碰见也会好心的给些食物。
如今出了事,这些村民也是齐齐的前来帮忙。
虽说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但善意却是长存的。
在村民的帮助下料理完丧事,两人又在这个村子里待了几日,直到皇城传来消息,陛下诏兄长紧急回城,两人这才收拾行囊变换身份离开了此地。
两人一入都城,还未来得及歇息片刻,便被迎来了陛下传召。
萧禹泽心疼她赶了这么多日的路,本想今日还是由他入宫的,却被萧意眠拒绝了。
巍峨殿宇中,青烟袅袅萦绕在梁宇之下,莫名添着一丝威严。
珠帘琳琅遮着高台之上那一身明黄之人,萧意眠垂首恭敬的立于着大殿之中。
大殿之中格外寂静,只有些许书页翻动的声响伴着飒飒而过的风声。
皇帝捏着手中的信纸,宛若深潭的目光审视落下,威严的嗓音悠远传来,“萧禹泽,你信中所写的这些可有证据。”
萧意眠并未抬头,只是那瞧着有些纤弱的背挺的愈发笔直了起来,修长的睫羽遮掩住眸底光影,嗓音带着难辨的沙哑道:
“臣已经派人寻到了那亲信的夫人,如今正安置在南郊别院,随时都可以任陛下提审。”
闻言,皇帝紧皱的眉头却没有松开,反而皱的愈发紧了,转着手上的白玉扳指,良久才沉声道:
“那山匪大当家,丞相可有线索了。”
萧意眠道:“禀陛下,臣已经派人去寻了,只是踪迹到了南蛮边境便消失了,臣怀疑公主一事定与这南蛮部族脱不了干系。”
一听到南蛮部族,皇帝眉眼间的烦意,就没有减弱下来过,抬手捏着鼻根,冕冠上的珠子交错碰撞。
最近他为了与南蛮和亲一事简直心力交瘁,如今手底下人又传来这等消息,一时间心中翻腾的火意,不知该撒在哪里。
良久才缓缓出声道:“丞相回京之时,可听闻过近日京都掀起的流言蜚语。”
见皇帝终究还是提及了此事,萧意眠交叠的手微微握紧,脑海中风暴着化解之法,“臣略有耳闻,但只觉得笑话。”
“哦,丞相何出此言。”皇帝指骨微曲,敲在桌案上,一声一声的动响落在耳畔恍若临刑前的审视。
“臣若是当真与那些山匪有所牵扯,那公主被掳之日,臣妹便应当回家了,臣又何须再领命前往剿匪,险些命丧北境北境不说,好不容易与臣妹再见,却是永别。”萧意眠说着嗓音不由带着几分哽咽。
看着萧意眠几近潸然泪下的样子,皇帝脸上的冷意散了几分,京都谁人不知丞相萧禹泽最是宠爱他那位妹妹。
眼下他既说的出这番话,他这位妹妹怕是当真玉殒香消了,只是这其中究竟有多少牵连......
好不容易压下的烦躁又再度升腾了起来,皇帝半倚在龙椅上,单手撑着额首,朝着她挥了挥手道:“行了,你连夜回京想必也累了,便先退下吧。”
“臣告退。”萧意眠垂下眸子脸上悲怆的神色一收,行礼退下。
第91章 和亲!事急
一回到府中,扮作花甲老人的萧禹泽便步履蹒跚的迎了上来,手中的拐棍嗒嗒的杵在地上,身后还跟着几名丞相府中的侍卫。
萧意眠迎上前搀扶住他,只听耳畔仅两人能够听见的苍老声音响起,“婖婖,陛下没有为难你吧。”
紧张扫视的目光落在她身上,明眼透着几分紧张。
萧意眠失笑的摇摇头,压低着嗓音道:“陛下只是问了我一些关于山匪的事情和近日来京都的一些流言,并未为难于我。”
一听这话萧禹泽的眉头顿时一皱,山匪与流言这些皆是妹妹的伤心事,他都不怎么在妹妹面前提起,陛下还一连提起来两个这还不为难是什么。
此刻萧禹泽全然忘了自家妹妹现如今正顶着他的身份,满脑子皆是为妹妹的愤愤不平,“陛...嘶”嘴边的话刚脱口而出半个字,手臂便被狠狠掐了一手。
眼皮耷拉着的眸子对上萧意眠那严肃的面容,嘴边的话语顿时转了一个弯道:
“大人府里什么时候开饭啊,老朽快饿死了。”
萧意眠微微抬眸看了看正值晌午的日头,目光随即落在他还挂着的些许油点子的胡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