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那个女子身上穿着若隐若现的薄纱裙,如墨般的青丝只用一只杏花簪挽着,显得慵懒而魅惑。
他感到自己的呼吸蓦地一滞。
以往那些妃嫔们前来侍寝,虽说滋味各异,可哪一个不是中规中矩挽着一丝不苟的发髻前来侍寝?而赵诺清这般随意用发簪轻挽发丝,魅惑却不轻浮,慵懒又显娇憨的模样,显然更得他心!
不过只一眼,他便恢复如常,方才的心动似不存在一般,抬手将赵诺清唤了过来。
赵诺清加快脚步走到皇帝身边,想着皇上方才略显惊讶的表情,虽只一瞬,但她还是捕捉到了。
虽只一瞬,但也足够了!
赵诺清的发髻是她自己要求如此为之的,她自己会做发簪,自然也知道什么情况下,什么样的发髻和发簪最为相配!
今日她的杏花簪和身上的淡青色薄纱裙恰巧十分相宜,再加一些看似随意实则精心设计的发式,更为她添加动人姿态。
她最是了解如何让自己的美貌充分发挥到极致的了!
她此番精心设计,为的便是让皇上记住她,喜欢她!就算不是真心喜欢,那也要让皇上觉得她与众不同,深刻记着她这么个人。
不求皇上多么恩宠,她只盼着,皇上能念着她这一刻让他心动的念头。
明日不知前路如何,她起码要保证自己在皇宫能好好活下去!
而能让她活下来的唯一的方法,便是入了皇上的眼,求得皇上的庇护!
赵诺清缓缓走至皇上身边,微微屈膝,朝着皇上行了一礼。
皇上浅浅一笑,唤她起身。
本以为接下来就是办正事了,可是,皇上却突然问道:“可曾念过书?”
赵诺清愣了愣,不明所以,父亲为了胞弟日后能得取功名,在家中聘请了名师教学,故而她也跟着学了不少的道理。
于是,她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念过书。
皇上面带惊喜,起身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塑着黄色绸子的册子递给了赵诺清。
她双手接过,看清上面的几个字后,却是微微瞪大了双眸。
那是一本……《清心咒》!
清心咒,顾名思义,清心定性!
赵诺清疑惑的看向皇上,脸上写满了不解。
“皇上,您给嫔妾这本经书做甚?”
沈泊辰一脸戏谑的表情,却是格外认真的说道:“自然是让赵才人能够清心静性,省的赵才人胡思乱想!”
沈伯辰在“胡思乱想”四个字上加重了语气,且笑容里多了几分狡黠。
赵诺清回想起方才在路上,她用侍寝一事做借口的事情,瞬间明白,皇上原是在调侃她。
当即脸颊绯红,羞涩的低下了头,窘迫至极。
沈伯辰见状,仰面大笑起来,吩咐韩明德搬来书桌以及笔墨纸砚与赵诺清,并吩咐她要将《清心咒》抄十遍,他要亲自检查。
赵诺清不敢违抗皇命,便只能乖乖去抄经文。
赵诺清的书桌摆放在皇上摆满奏折的御桌旁,刚写下一列,皇上的声音突然在头顶响起。
“赵才人在家习过书法?”
赵诺清的字体既有女子的娟美秀气亦有男子的磅礴豪爽,二者结合,让赵诺清的字看起来十分具有观赏性。
她将手中的笔放下,恭敬又谦卑的回道:“回皇上,嫔妾跟着家中的先生练过一些,却不得章法,不过是小女儿家胡乱写写,算不得书法!”
沈泊辰笑了笑,“皇后的字在京城女子中算得头筹,与你相比仍旧稍显逊色一些,赵才人有此才能,不必自谦!”
赵诺清忙道:“嫔妾怎能和皇后娘娘相提并论,皇上给嫔妾这般高的评价,嫔妾惶恐!”
第17章 探究
赵诺清十分无奈,怎么一个个的不是拿瑾妃和她比就是拿皇后和她比?这是她一个小小才人能比的起的吗?
沈泊辰的眼神闪过一丝打量的神色,将手中的折子放下,突然又道:“怪不得皇后如此看重赵才人,极力向朕和太后推荐,果然,赵才人是个懂尊卑识礼数的女子,朕…险些错过赵才人这般优秀的女子!”
赵诺清微垂着双眸,不敢直视天颜,可即便如此,头顶处传来的那道炙热又带有探究的眼神还是让她如坐针毡。
皇上的话带着明显的探究,赵诺清心中明白,皇上这是在疑心她与皇后的关系,于是立即回道:“嫔妾惶恐!嫔妾只在年前大选之时和太后回宫那日见过皇后娘娘,除此之外,嫔妾便都只在自己的宫中待着,嫔妾也不知皇后娘娘为何对嫔妾这般好,想来娘娘母仪天下,心胸宽广,为后宫和睦,故而对待下属妃嫔皆是如此罢!”
她三言两语就将自己和皇后的关系讲明,并将皇后对她的特殊照顾说成是因为皇后是皇后,不是单独偏袒她而是对所有人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