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不是给自己提亲,因为前世她没听说过这时候有谁向自己提亲,已知的只有冉家和梁家。梁家提亲的日子也不在现在。
黄嬷嬷点头:“对,也有这种可能。”
见自家姑娘一直在咳嗽,黄嬷嬷道:“姑娘,您别看书了,也别思虑,赶紧躺下睡一会儿吧。没几日就要过年了,先养好身子再说。我这就去正院请夫人给您请位郎中。”
意晚摸了摸微微发烫的额头,头有些晕晕的,哑着嗓子道:“也好。正院那边你们多关注着。”
黄嬷嬷:“好。”
正院里,乔氏正在气头上,听到黄嬷嬷说长女病了,得请个郎中,她突然想到了什么,答应下来。
等郎中来了府中,王嬷嬷领着郎中去了意晚的小院。
路上,王嬷嬷对郎中说:“我们家姑娘打小身子弱,不能用太重的药,您一会儿开药的时候把药量减弱一半。”
郎中:“好。”
王嬷嬷:“我们家姑娘一入冬就生病,偏她还喜欢到处乱跑,不听夫人的话。大人又疼女儿,夫人作为亲生母亲也管不了。不过,我们家大人和姑娘最听郎中的话。亲生母亲哪有害女儿的,您说是不是?所以,劳烦郎中多劝劝姑娘,让她在府中静养。”
郎中:“可怜天下父母心,一定一定。”
知道今日舅母会去云家提亲,顾敬臣难得回来得早些,天尚未黑透他回就到了府中。
回来后,去外院换了一身衣裳,随后去了正院。
秦夫人看着早早回来的儿子,心情有些复杂。
想必儿子是为了亲事才会回来这么早,只可惜结果不是他所想的那样。
见母亲没提,顾敬臣抿了一口茶,问了出来:“母亲,今日舅母可去云家提亲了?”
秦夫人心里咯噔一下。儿子何时这么主动关心过一件事,可见是真的喜欢那云家的姑娘,她更加心疼儿子了。
“去了。”
顾敬臣看向秦夫人,问:“如何?”
秦夫人抿了抿唇,叹息道:“那位云姑娘已经许配给别人了,你就……你就忘了她吧。”
顾敬臣眼眸微动。
其实踏入正院的那一刻,看着母亲脸上的神情,他就已经猜到了结果。
想到那些不堪的梦,想到她对自己的躲避,想到自己那日对她说过的话……顾敬臣眉头紧锁。
所以这一切都是他自作多情,她从来没有喜欢过他,那日在京北大营附近出现也是真的想散心,没有要见他的意思。
是他想见她,所以误以为她也想见他。
想到这一切,顾敬臣放下手中的茶杯,沉声道:“母亲,儿子想起来书房里还有些公务没有处理完,先去前院了。”
秦夫人:“敬臣……”
看着儿子的背影,秦夫人叹了叹气。哎,儿子好不容易喜欢上一个姑娘,结果却是天意弄人,对方早已定亲。
也怪她那个嫂嫂,非要算什么好日子,算来算去被别人捷足先登了。
秦夫人越发生气。
顾敬臣坐在书房许久,没有点灯,屋里漆黑一片。
他闭上眼,这样天地间仿佛只有他一人。
心头闷闷的,像是被大石压在了上面。
第42章 正月
意晚这一病就病了许久。
腊月二十八那日, 意亭从书院回来了,意晚没能起身去见他, 还是意亭过来见的她。
见意亭过来, 黄嬷嬷立马把帘子扯上了。
紫叶看了黄嬷嬷一眼。
意晚咳嗽了两声也看向黄嬷嬷:“还是嬷嬷想的周到,免得给兄长过了病气。”
黄嬷嬷哪里是在担心意亭的身体,她是在想, 如果姑娘是陈夫人生的,大少爷就是她的表兄,不能这么随意, 得避嫌。
“我听说你已经躺了好几日了,怎么病得这样重?”意亭直接掀开了帘子。
黄嬷嬷连忙上前阻拦:“大少爷,别给您过了病气。”
意亭毫不在意, 坐在了意晚床边。
见状, 黄嬷嬷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意亭:“大夫怎么说的?”
意晚:“大夫说没什么,好好休息就行。”
意亭心疼地道:“那你可得好好养着。”
意晚应下了。
按照大夫的话,她这次之所以病得这么重,除了那日去燕山吹了冷风, 还因为思虑过重。
她身子一直不是特别好。前世顾敬臣拉着她锻炼身体, 教她骑马射箭,渐渐地身子比从前康健许多。
如今重活一世, 她忘了自己的身体不是后世锻炼过的身子了。
最近几个月她又一直想着前世的事, 就这么病倒了。
意亭见意晚没什么精神, 怕打扰她休息,也没多待,离开了。
除夕那晚, 意晚勉强起来去正院吃了一顿团圆饭, 回来病情就加重了些。这病断断续续一直没好, 直到过了年初六,才渐渐能下床走路了。但也不可以走太久,不能思虑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