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咱们且回去商量着如何布局吧。”吴先生说。
“可是好大的一个局啊!”郑无疾说着一夹马腹,那马儿便猛地向前冲去。
吴先生也甩了两鞭,紧跟其后。
郑无疾路过一个糕点摊子的时候,勒住了马,下来给徐春君买了一笼刚出锅的珍珠糕。
店家说什么也不肯收钱:“大人,自从您来了这儿,地面安静多了。我们的小本买卖不受勒掯,日子好过多了。”
郑无疾到了这里之后免除了很多苛捐杂税,这些做小买卖的可以安安生生地过活,因此很是感激他。
“那我就更不能开这个头。”郑无疾笑着递了几个铜板过去,“若我今天白拿你的,后头自然又有人来了。”
说完他将包好的糕点揣进怀里,如今天气冷,若不放在怀里焐着,到了家就凉了。
徐春君知道郑无疾到淮阳王府去了,估摸着他午饭不会在家吃,于是自己和紫菱一桌吃了。
又稍微散了会儿步,才到床上去歇着。
等她睡醒了一觉,郑无疾刚好也回来了。
一进门就说:“好春君快起来,我记得你昨日说想吃甜的,这糕正热乎着呢,你吃两块儿再躺着。”
徐春君一边慢慢地撑起身子,一边笑着说:“我这成了什么了?吃饱了睡,睡醒了又要吃。”
“你现在这个时候就是要吃好睡好。”郑无疾说着走到床边,从怀里把那糕点拿了出来。
一边小心地解开纸包一边说:“你现在一个人两个人消化,又不能一次吃太多,像这种小点心是少不了的。”
“我都胖了。”徐春君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只是丰腴了那么一点点,更好看了。”郑无疾欢喜地看着她。
微微发胖的徐春君看上去甜美可人,消减了几分聪明,增添了几分柔媚。
“我觉得这孩子近来长大了许多,我躺在床上翻身都费劲儿了。”徐春君疼爱地摸着自己的腹部。
怀孕六七个月的时候,孩子长得最快。
徐春君也不得不承认,她最近格外贪吃。
不但白天要加两顿点心,往往夜里睡到一半都会饿醒。
她本来是个极能忍耐的人,可是这会儿一旦饿起来就像火烧火燎一样,不吃根本睡不着。
“来,趁热吃一块儿。”郑无疾捧着点心说,“他们家的做的最好了,是祖传的手艺。”
徐春君捏了一块小小的糕放进嘴里,又软又糯,还不粘牙。
“你多吃几块,我去给你倒一碗茶。”郑无疾把糕放下说,“然后和你商量点事儿。”
第566章 送小妾
知州府设围炉宴,请了不少客人。
七个县的县令和内眷都来了,还有不少缙绅富商。
郑无疾亲自站在门前迎客,笑容可掬。
这次宴请,主要是为了答谢这些人在开挖河渠兴办义学两件事上所做的贡献。
因此即便如此大宴,百姓们也没有丝毫不满。
郑大人花自己的钱替老百姓答谢恩人,这样的好官普天之下又能有几人?
甚至还有不少百姓主动送来牛羊和蔬菜,郑无疾命人把这些都留下了。
一是百姓们一片诚意,二来也是走了几十上百里地送来的,不过要照价给钱,且百姓不能不收。
陈州这个地方的风俗和京城有些不同,京城的围炉宴往往是在入冬的第一场雪之后。
陈州则会靠后些,离年关很近。
京城多是男女分前庭后堂设席,而这里则是男女同室,只是分席而坐。
尽管徐春君的月份已经很大了,但还是亲自招呼宾客。
其中淮阳知县的夫人曹氏同徐春君最为熟稔,见了面就笑道:“夫人可千万别太操劳了,快坐着吧!我代您招呼这就是,想来也无人挑礼的。”
其他人也都附和,劝徐春君别累着。
徐春君也并没有推辞,只是说道:“我知道大伙儿必然不会挑我的礼,可是见你们来实在高兴,真要叫我这么消消停停坐着,只怕还坐不住。”
申鼎的妻子年纪最大,已近五旬,所生的一儿一女也都已成家,孙子孙女都有好几个了。
她觑着眼睛把徐春君的肚子看了又看,又伸出手去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十分笃定地说道:“夫人这一胎必然是个公子,我这眼睛再看不错的。”
“我倒觉得是个女儿。”徐春君蔼然笑着说。
“女儿也好啊,多贴心!况且人家都说了,做鞋先做底,生儿先生女。”丹城知县的妻子卓氏说,“我们家就是儿子多,有什么好的,连个说贴心话的人都没有。”
“依着我说不拘是男孩女孩,都是爹娘的心头肉。况且知州大人和夫人都是会教养的,这孩子必然懂事又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