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妈妈,你回来了,快坐下,我叫她们给你沏了最爱喝的茶。”姜暖穿着霞紫上衣,配着筠雾色裙子,容色凝丽,气度端庄。
桑妈妈看了心里头高兴,也慨叹这女儿家就是菜籽命,落在肥处自然会舒展鲜嫩,落在瘦处,便只好苦一生了。
“姑娘,你这些日子都好吧?”桑妈妈坐下,顾不上喝茶。
“好着呢,妈妈不用惦记我。倒是您老人家,这些日子受累了。”姜暖说。
“受什么累呀?我在那儿也不做饭,也不洗衣裳,就是陪着橙云姑娘。”桑妈妈说,“如今有了结果了,赶快回来给姑娘报个信儿。”
“橙云生了?什么时候的事?”姜暖问。
“这个月初八生的,是个大胖小子。”桑妈妈喝了一口茶说,“生得顺顺当当的,那孩子知道心疼他娘,将来必是个孝顺的。”
“那就好,那就好。”姜暖听了,放下心来,“那边缺什么少什么,叫人送过去。”
“我在这儿住一晚上,明天就过去。”桑妈妈说,“到时候一起带过去。”
“再过两日就是中秋节了,”姜暖说,“橙云家里头也没什么人,我叫人给她做了些衣裳带过去。”
“那孩子心思不坏,”桑妈妈说,“我临出来的时候,她还托付我千万要向姑娘带好呢!”
“这些日子府里头有事,我一时走不开,等过几天容出空儿来,我再过去看看她们母子。”姜暖说。
“这都不用着急,见的时候有的是。”桑妈妈说。
果然第二天一早,桑妈妈又找个室友事由离开了。
府里头都忙着过节的事,一转眼就到了月底。
这天,姜暖约了徐春君一起到城外,去看橙云母子两个。
他们住的地方虽然在郊外,但丝毫也不寒伧。
这里也是霍家的庄子,收拾得整洁干净,仆人们也懂规矩,不让他们到这房子附近就不过来。
橙云见姜暖和徐春君来了,连忙要下地磕头。
徐春君和姜暖都拦着她,说:“使不得,你现在还在月子里呢!快好好养着。”
“我们娘两个能逃活命,全赖着您二位。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这份恩情。”橙云抹了抹眼泪说。
“来日方长,何必急在这一时呢?”徐春君说,“我和阿暖过来看看你和孩子,不敢常来,怕有人瞧见了,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姜暖走到床边,轻轻抱起襁褓,襁褓里的孩子正熟睡着,小小的一张脸儿,生着一层细白的绒毛。
姜暖只觉得心里一痛,眼眶发热。
瞧着这孩子,便让她想起早逝的宗天保来。
忍不住轻轻贴了贴孩子的小脸儿。
直到现在,她依旧忘不了宗天保死前给自己托梦的情景。
姜暖想着自己别的帮不了他,可他留在世间的这点血脉,总该认祖归宗才是。
“郑大娘子、夫人,这孩子还没有名字呢,想请你们给赐一个。”橙云说。
“哎呦呦,取名这事儿可别找我,我没读过什么书,脑子又笨,还是请徐姐姐来吧。”姜暖忙说。
“这孩子的名字暂时不要取了,等回到家再让宗家伯父伯母给取吧。”徐春君说。
“也对,”姜暖说,“让宗家人取更合适。”
橙云非要自己奶孩子,她的奶水也足,孩子出生不到二十天,就已经白白胖胖的,模样在小婴儿里算是体面的了。
“你放宽心,好好养着,等出了月子,我们带着你回宗家。”姜暖说,“这孩子是宗家的血脉,不能流落在外头。”
第442章 认祖归宗
姜晴回娘家住了几个月,病了一场,入秋才见好。
赶在重阳节前孟氏让她回宗家去。
“就要重阳了,回去陪陪你公公婆婆,”孟氏叮嘱姜晴,“何况他们也想孩子,再不回去天就冷了,况且也不像样。”
重阳节这天,宗家夫妇虽然没情没绪,可还是考虑到礼数,命人将姜印之夫妇请到府里来一聚。
眼看着要开饭,家人进来禀报道:“老爷夫人,霍夫人来了,同来的还有郑大娘子。”
宗家夫妇听了很奇怪,今日重阳节,都应该在家中陪伴长辈才是。
姜暖和徐春君怎么会来到他们家呢?
但疑惑归疑惑,既然人家已经来了,没有不请进来的道理。
因此,宗夫人说道:“想必是有什么事情,快将她们请进来吧!”
姜家几口人也互相看了看,都不知道姜暖来所为何事。
姜暖和徐春君被请了进来,她们身后跟着好几个丫鬟仆妇,比往日来的时候带的人多了许多。
“宗伯伯、宗伯母,不告而来,实在是太失礼了,还请见谅。”姜暖上前行礼,口里说着抱歉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