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猜着多半是她那天洗了头发没干就出去,叫风给冒着了。这时候的风直往骨头缝里钻,想必是着了头风。”
“这可真是的,宝珠的娘家都有谁?虽则是叫她挪出去,可也给她带些银子,让家里人给她看看大夫。好了呢,就回来。”王妃说。
“他爹妈都不在了,但是有哥哥嫂子,也是一样的。就住在城北花枝巷子,做裱糊手艺。”管事婆子答道。
没有人疑心这件事有什么内幕,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
一年到头谁没个头痛脑热?
再说了,什么天花、麻疹,伤风、伤寒,弄不好哪一个都能要人命。
还有很多时候,人们根本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病,稀里糊涂地就死去了。
偌大一个郡王府,每年生老病死总得两位数,因此谁也没放在心上。
昏迷不醒的宝珠就这样被人抬了出去。
“阿慈跟前缺了人,把我房里的二等丫鬟调过去一个给她用着吧。”王妃说,“她若问起宝珠,你就说病得不厉害,是她自己想家要回去看看。阿慈这孩子心软,若知道了,难免要难受一阵子。”
在郡王妃眼里,小女儿和大女儿一样善良仁慈。
管事的婆子答应着去了,还端了一盘子福橘。
曾慈一个人把自己关在房里,神情很是焦灼。
她坐在椅子上,盯着妆台上的一只锦盒,那里头空空如也。
真是太失策了!
如果给宝珠的那对坠子还留着,也就不必这么麻烦了。
她咬了咬下唇,站起了身。
“来人,给我更衣,我要出去。”
“小姐,天儿这么冷。您要到哪儿去?”立刻就有两个丫鬟进来了。
“我要去庙里烧个平安香,祝姐夫早日康复。你们别跟母亲说了,她知道了,又要啰嗦我。”曾慈说。
丫鬟不敢怠慢,一个给她更衣,一个去叫马车。
只是有些奇怪,往常小县主都要在屋子里待更久的,怎么今天忽然就要出门去了?
可是作为下人,她们只有遵命的份,哪能东问西问。
何况小县主是给陈思问去祈福,她们姐妹两个手足情深,替姐姐担心也是再正常不过的。
曾慈坐了马车出门,但并没有出城。
他们府也是有家庙的,就在城东。
马车穿街过巷,大约一顿饭的功夫就到了永贤郡王府的家庙门前。
这个庙不大,可是在寸土寸金的京城,就不是一般人家能有的。
这里平时也不接待别的香客,因此门关着,要上前去叫门才开。
庙门开了,两个丫鬟扶着曾慈下了车。
“原来是小县主到了,怎么不提前告诉一声?”开门的尼姑矮矮胖胖,笑容可掬。
“我就是来上炷香,”曾慈说道,“一会儿就走。”
“县主不嫌弃的话,就在我们这用一口斋饭也成,我叫她们去准备。”尼姑又说。
“智清师父,不必麻烦了。”跟着的侍女示意这个尼姑不要再多话了。
“留下智凡师父就够了,你们都下去吧!”曾慈进了正殿,就把跟着的人都打发走了。
众人也不奇怪,智凡来庙里出家的时间不算长,也就三五年的光景,还是小县主让她来的。
“不知道县主有何吩咐?”智凡是个四十多岁的尼姑,个子很高,面无表情。
“如云师父年纪大了,再过两年这住持也该由你当了。”曾慈开门见山。
“县主这次还想让我帮你对付谁?”智凡更直接。
“嘉铭县主!”曾慈咬牙切齿,“我要她死,越快越好!”
“我尽力。”智凡板着一张脸说,“但不能保证。”
“放心,她必然没有岑云初命大。”曾慈冷笑,“她不过是个蠢而不自知的东西罢了。”
“那我就去准备。”智凡的脸好像是木刻的。
“还有一件事,你也要帮我办。羞花阁子楼上那个修首饰的番人,名叫提了达古,你帮我找到他,就说我要两副耳坠子。他如果问你药在哪里?你就告诉他,下个月初一到这里来取。”
第365章 帮忙审个贼
曾慈回去,左等右等也没有嘉铭县主出事的消息。
她倒不疑心智凡办事不力,一个尼姑想要靠近不认识的县主,的确并非易事。
好在圣上还未回京,即使他们家想去请求赐婚,也不能成真。
皇后倒是在宫中,但每年十月都要清修礼佛,谁也不能打扰,这是人人都知道的。
曾慈有些日子没有见到柯望忱了,心里自然是想的。
又一想到他们二人不久之后就要定亲,心里又不禁美滋滋的。
她的一颗心已经被柯望忱占满了,随喜随忧都是因为他。
补缺的侍女名叫翠喜,她从外头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