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今是我当家,必然得想法子让这个家过下去。若还是依着大爷以前的做派,要不了多久又得坐吃山空。
我家上有太婆婆和婆婆需要奉养,下有一众仆从月月开支。
况且大爷不务正业,一分钱的进项也没有。
更何况吃喝嫖赌于其身毫无益处,郑家就这一棵根苗,总不能眼见他掏空了身体,不闻不问。
夫妻同体,荣辱与共。我一个妇道人家,本事再大,也得以夫为天。
因此告诉各位知道,以后大爷若去你们那里,再欠账,无论多与少,我都不会替他还。
你们可以不做他的生意,又或者你们愿意让他欠账,这跟我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但说句实在话,只怕你们这账多半是要不上来的。这件事还请你们各位替我多多宣传,让京城的人都知道。免得闹出误会,吃了亏。”
徐春君一席话,入情入理,刚柔并济。
这些人听了,也没什么可反驳的。
换成是他们自己,家里若有人这般的荒唐,岂有不加约束的?
他们当然愿意生意兴隆,主顾越多越好。
可也不能丝毫不顾道义纲常。
若是郑家人乐意让郑无疾吃喝玩乐,那没什么可说的。
可如今人家大奶奶发话了,他们不答应还能怎么着?
因此拿着欠条一个一个地到账房去,核对好了,拿了银票走人。
郑无疾自以为带着小妾去游山玩水,是给徐春君添堵。
却不想徐春君顺势而为,甚至打发郑大虎再给他送银子去。
一则是把郑大虎调开好摆弄郑龙,二来也是让郑无疾在外头多待些日子,自己好清理后院。
她让郑大虎带去五百两银票,而今天却将郑无疾吃喝玩乐的后路给断了,省下的不知是五百两的多少倍。
估计等郑无疾回来,就得彻底傻眼。
将这些人都打发走了之后,紫菱对徐春君说:“姑娘这法子可真叫人痛快!以往也是太太她们太纵着姑爷了,每年少则几千两多则上万两,多厚的家底不得败光了?这回不给他银子,看他还能胡闹些什么。”
“路漫漫其修远兮,”徐春君却轻轻叹了口气说,“想要浪子回头谈何容易。”
“姑娘这大半日也累了,就回去歇歇吧。”紫菱心疼地说。
“我不累,家里头还有许多事需要料理呢。”徐春君说,“我看现在这些人身上都只有一件冬衣,若是脏了,连件洗换的都没有。
库房应该也收拾得差不多了,去看看还有没有能用的棉花布匹,都找出来,再给每人做一身。
还有鞋子,也是咱们府里头现在没有太多差事。闲下来就叫各人都做双鞋吧!能做的可以多做几双,给她们按件算工钱,要保证府里每人一双。
另外,跟祝妈妈说,除了主子的饭菜,下人们每十天也要吃顿肉,平时更要吃饱。天冷了,总得吃饱穿暖才行。”
徐春君说一项,紫玲便答应一声。
末了说道:“姑娘说的我都记下了,这就告诉他们去。”
第204章 掌柜
十月里围炉,家家宴饮。
但徐春君守孝,因此谁家也没去。
这天方氏去了她妹子家吃酒,徐春君随后也穿戴整齐出门去了。
这次她把紫菱和绿莼都带上了。
来到高阳街,这条街两边俱是商铺,虽然和京城最繁华的紫阳街、正午街相比逊色了些,可也称得上繁华热闹。
徐春君坐的马车在街东侧一处没有牌匾的铺子前站住,紫菱绿莼先下了车,然后把徐春君扶了下来。
这时店铺的门也打开了,一个身穿竹青棉袍三旬左右年纪的男子从门里走了出来。
他穿着朴素,面相儒雅,身后还跟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
这个女孩子看着徐春君笑着拍手,嘴里说着:“仙女来了,仙女来了!”就来拉徐春君的手。
绿莼忙拦住,那男子也将女孩子往回拉,语气和蔼地说:“囡囡,乖乖回屋去。”
那女孩子明显是个傻姑娘,但是很听男子的话,眼睛虽然还望着徐春君,脚却慢慢退回去了。
“不妨事的,易掌柜,”徐春君笑着上前,伸手拉过那个傻姑娘说,“叫这个姐姐陪着你去买糖吃吧!”
傻姑娘高兴极了,蹦蹦跳跳随着绿莼往卖吃的那边去了。
“大奶奶请进。”中年男子略一躬身,把徐春君往里让。
这间铺子,是郑家收回来的店面之一。
这个男人名叫易平顺,曾在江南最大的钱庄盛兴银号做了二十年大掌柜。
去年才到京城来。
“易掌柜请坐,实在对不住,过了这么久才来见您,”徐春君笑着对易平顺说,“请恕怠慢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