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我们扳倒整个傅氏呢?”仰曦幽幽地说道。
冯贵妃叹了口气,“东海傅氏毕竟是名门望族,根基深厚,哪有那么容易扳倒的?除非……威胁到王族的统治。”
仰曦闻言眼睛亮了亮,看起来若有所思。
而仰梧这边则是准备去找回她的兄长仰临。
如果她再沉默下去,无异于坐以待毙。虽然不一定事事如意,但至少她努力过。
她去找了当年治疗哥哥的太医,了解了当年事情的来龙去脉。
哥哥并非痴傻,而是癔症。冯贵妃买通厨子,在哥哥的膳食里掺入了大亮的致幻药物,而这种药物若长期食用,便会使人不定时地产生认知上的幻觉,在旁人看来便如同痴傻一般。
太医当年被冯贵妃胁迫,不得已给哥哥下了痴傻的诊断,随后便告病还乡。
听闻太子被送出王宫以后,便一直活在自责与悔恨里。可他又没有勇气揭发贵妃的恶行。
他上有老母,下有弱儿。他根本无力与权势抗争。
如今他的母亲与妻子都已离世,儿子也已长大成人,去了远方谋生,而独自在家被悔恨折磨的他早已不堪重负。
见到仰梧来找他,便将埋在心底多年的秘密都倾吐了出来。
年迈的太医老泪纵横,口中不住地忏悔。
纵使知道真相的仰梧百般怨恨,此时面对这白发苍苍、涕泗横流的老人也无法动气。
他也是情非得已。
罢了。仰梧在心底叹息一声,转而问老太医:“那先生可知道这药如何解吗?”
太医思索了一下道:“据老夫所知,浮更山上的忘忧之草,应该可解此药。”
“但这浮更山在北凉的边境,山上地势也十分险要,只怕是有些困难。”老人叹息一声道。
可是仰梧知道,这条路再难走她也必须走下去。即使前方是千难万险,但为了母亲,为了所有她爱的人,哪怕是牺牲她的生命,她也甘之如饴。
眼见着时间不早了,她得尽快回去,不然赶上宫中的守卫换岗,她怕就不是舅父手下的人马了。
于是仰梧看着眼前满头白发的老人,嘱咐他道:“老先生,仰梧在此谢过您了。最近世道不太平,此地恐怕不宜久留了。我这里有些盘缠,您尽快离开这里投奔儿子去吧。”
仰梧说得隐晦,可其中深意却很明显。此时离开是他最好的选择。
老人感激地送别仰梧,转头便去准备动身事宜了。
回到王宫,仰梧见母亲与兰秋正在院里品茶。
这么多年的陪伴与支持,兰秋对傅后来说早已不再是简单的侍女,更像是一个家人,一个体贴备至的知心姐姐。
刘嬷嬷安静地站在一旁,见仰梧回来向她恭敬地行了一礼。
傅后远远看见仰梧便朝她招手,示意她赶快过去。
“玉儿去哪儿了?听说最近城外不太平,你还是不要乱跑的好。”傅后有些担忧道。
这不太平应当是说的怪物一事。看来事情已经严重到风声传入宫中的地步了,可朝中还是无人上报。
仰辛耽于享乐,无心国政,申山朝野上下也早已腐败不堪。
有识之士被排挤,被流放,如今朝中剩余的人除了傅相皆如同蛀虫一般。
再这样下去,申山只怕到时连个属国都做不成,彻底被北凉的铁蹄践踏。
念及此,仰梧摇了摇头说道:“母后不必担忧,儿臣自有分寸。”
仰梧同母亲回到房内,仔细关上房门后便拉着她坐到床边。
傅后看着仰梧有些神神秘秘又紧张的模样,有些不解的问道:“怎么了玉儿?”
仰梧再次确认四下无人后,才凑近傅后耳边,声音压得极低地向她传达了事情的真相。
傅后听罢瞪大眼,脸上满是不可置信,同时又蕴含着压抑的怒气。
“冯贵妃竟歹毒至此……”傅后气急,连声音都有些颤抖。
仰梧忙轻拍着她的后背安抚着她,生怕她气坏了身子。
“母后别急。”仰梧轻轻说道。
“徐太医告诉我,这药是可以解的。”
第五十三章 忘忧
“如何才能解?”傅后焦急地问道。
一方面是作为一位母亲,她本能地对孩子的担忧与思念;另一方面,这深宫之中的后妃们,一个健康的王子也意味着难熬的日子有了曙光。
无论是哪个原因,只要儿子有康复的机会,傅后都是极为欣喜的。
仰梧跟她说了浮更山的事情,傅后听到这里时不禁皱了皱眉头。
“浮更山在北凉边境……且此山本就艰险,要顺利拿到解药恐怕绝非易事。”
仰梧却想起了一个人,如果有他在的话事情也许会好办许多。
这个人就是封徊。仰梧不清楚他具体的目的,但到目前为止他似乎除了与溆箜有些过节以外,并没有伤害她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