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为证[娱乐圈](177)

作者:月晚眠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姜一柠看着欢喜:“我很少看你戴眼镜。”

“嗯,偶尔才带。”季尘捏着镜脚准备摘下来。

“别摘——”姜一柠惊呼,反应过来后音量低了下去,“我觉得...挺好看的。”

闻言季尘把镜框扶正,勾唇笑道:“好,你喜欢我就带给你看。”

两人就这样看着视频里的对方好一会没说话。

半晌,姜一柠突然想起来什么问道:“你什么时候回来?”

“可能一个礼拜,要看这边项目的完成进度。”他贴近屏幕笑了笑,“你想我早点回去吗?我压缩下这边的时间早点回来陪你...睡觉。”

“不是...”姜一柠害羞抿唇,“就是,你可能回来了我就不在北铭了,过几天我要飞躺威尼斯。”

季尘皱眉沉默着,等她继续往下说。

“贾导拍的那部片子入围了电影节,我可能要过去待几天顺便小雅姐还给我在那边安排了些工作。”

季尘问:“要多久?”

姜一柠想了想:“可能半个月吧。”

视频里,姜一柠很明显看到对方的脸瞬间垮了下来,“那我又多了半个月要忍吗?”

“......”姜一柠哄他,“可以视频的,一天两次也行。”

季尘不说话,她又立马改口,“不不不,你想几次都行。”

季尘佯装不快:“那你回来要怎么补偿我?”

“陪你...睡觉?”

“怎么睡?”季尘忽地眉眼上挑,“正经夫妻的那种睡吗?”

“......”

第75章 威尼斯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华语片零挂#

#候补名单公布, 华语片缺席#

#《月台》贾尹#

这三组词条迅速冲上微博热搜前三。一瞬间微博广场一片哗然,骂的骂、洗的洗、唱衰的唱衰,所有矛头都指向国产电影青黄不接, 老一辈电影人打下的江山一步步落寞。曾经华语电影在威尼斯捧起过8座金狮奖的辉煌时刻,早已隐入尘埃。

《月台》甚至都还没开通官博, 连导演都还是个互联网隐形人, 一群凑热闹的网友除了在词条下面夸,还专门跑到姜一柠的微博底下发表意见。

【月台牛哔!给华语片长脸了!】

【这个女主怎么没听过?不过长得还怪好看的!粉了粉了!】

【老婆老婆!走出国门了!】

【聚光灯打过来:有请我们最佳女演员——姜一柠】

【楼上别乱说, 招黑!】

【就是地平线单元而已, 看看哪个名导愿意上?上次日本有个导演叫谁来着, 下放到了这个单元,直接退赛了...哈哈哈哈哈】

【威尼斯而已,别太夸张了又不是奥斯卡!】

【听说这届威尼斯还邀请了许雯?她也参演了月台?】

【睁大眼睛许雯是赞助商邀请的好吗!!许姐的咖位进地平线单元?别太逗了!】

【插一句上次的文艺片没记错是扑惨了吧?有人看?】

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 威尼斯是世界第一个国际电影节, 与戛纳的商业性、柏林的政治性相比,它从始至终贯彻的便是艺术与人文。而似乎近年来的大部分的华语片都以其商业性作为第一考量标准, 目光直逼戛纳, 但能入围的却寥寥无几。

文艺片的市场不断压缩, 如同海中孤立的小岛,在国内一直处于不冷不热的地位,甚至摘不掉“小众电影”的标签。而大多数以艺术电影出家的名导都开始尝试商业电影运作, 这无疑是让文艺片的发展雪上加霜。

想做纯粹文艺片的人越来越少, 因为不赚钱。受众群体、观众口味、流量明星这些似乎都成为了出品方投资一部电影的票房参考依据。所以当初贾尹拿着《月台》这样一个剧本找到各个资方、甚至演员时,无一例外都是拒绝。

没人看好。

籍籍无名的导演在哪都是碰壁, 而姜一柠当初力排众议接下这部片子不仅是因为她只是个新人没得挑, 也是因为贾尹的态度让她觉得这部片子有杀出重围的潜力。

他们是彼此成就的。

姜一柠接到贾尹电话时,第二次感觉到他明显的情绪波动。第一次是在出品人撤资后, 姜一柠问他——你放弃了吗的时候。

“小姜,我们的电影入围了。”

他说的是——我们。

贾尹总说,如果这部片子哪天成功了有她一半的功劳。大冬天跳七八次冰河差点死在那,发着高烧连夜赶进度,比导演还认真一次次打磨演技。贾尹说姜一柠是他见过最钝也是最有感知力的演员,没有技巧完全靠的是体验和情感。

贾尹在电话里说:“八月末在威尼斯,虽然只是入围“地平线”单元,但这只算是开始。”

“恭喜你,贾导。”姜一柠的背后是嘈杂的片场,工作人员头也不抬地在忙着搭景、调光,没人注意到在某个隐晦的角落她早已泪流满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