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桑楼的二楼雅间。
云雀问:“小姐,三位老师都来了,可要去见见?”
“不必。”
她的身份,她很有自知之明,而且,她本人没有出头的打算。
对方为诗而来,她送诗,大家相互交换价值,不过是生意一桩,以此为线再有延伸就不礼貌了。
这一回打交道给对方留下好印象,万一有下回,也好开口。
林晚看着底下,心中也很紧张。
今日之后,这些千古名句都会传言开,卫辰来了一定能看到,若不来,也会传到他耳中。
之后,必定有人想要结交出题的人,到时候,卫辰作为景桑楼东家承认过的朋友,一定有人找到他门上……
她没有过追人的经验,也不知道这么做,是对还是错,不知道自己方法可有用?
她只知道一点:若她什么都不做,他们便不会再有交集,既如此,做了总比没做要好的。
“咚……”
随着一声铜锣响,底下高台上过去一位先生,开场过后,再跟大家说了一遍规则。
“如今我们东家,已经将上阙下阙都贴了出来。
“一会,白色的上阙部分我们会撕掉,会露出后面的诗句,大家要填的是白色诗句后面的这一句。
“每一句都有一炷香的功夫,等时间一到,我们会把所有的下阙都收上来。
“也会公布景桑楼给出的下阙,只要在场诸位,有比景桑楼给出的下阙好,都算胜出……”
众人欢呼,感觉景桑楼的一月狂吃通票在向自己招手,那免费的餐食在向自己招手。
这还不容易吗?今日他们可是把身边的大能都请了过来,定然能对过景桑楼,无论如何也能捞一桌,总共十道诗呢。
众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虽然景桑楼预备了笔墨纸砚,但是有些公子的书童带了笔墨纸,想要抓紧时间,写完之后立马交上去,免得去前头跟大伙一块挤。
是以,除了前头围观的人群,一侧还有一排直接席地而坐,以膝当桌,准备着写字的人。
围观的人也越凑越多。
对面茶楼一处雅间内,卫辰也望着这边的高台。
原本他没有想来,不过这几日,上门请他作诗的人络绎不绝,拒了一个还来一个,他想忽略都不能。
就刚刚出门前,户部尚书家公子还特地去请了他,他让小厮说自己不在府中,这才搪塞过去。
对方或许想到有其他人请了他,挨着时间将近便也没有再等。
他思来想去,还是想来凑凑热闹,看看今夜可有什么好词佳句出来。
他的目光望上高台,偶尔也往景桑楼的雅间打望一眼。
高台上,一应流程核对完毕,掌柜的上前说了一通场面话,开始揭开第一首诗。
白布撕开,后头的诗句露出来:
——落霞与孤鹜齐飞。
众人写下一句。
上阙一开,三位老师皆眼前一亮,道了一声:好句。
底下响起一阵窃窃私语,随即安静下来。
有先生大声把这一句念了出来,又有人誊抄了几份下来,让大家就近传阅。
底下准备写对句的书生公子,都在琢磨,下一句该对什么才能更好。
楼上,林晚一边喝茶,一边看着这一幕。
这些用作题的诗,她打探过了,这个时代没有。
她确保这里不会有人知道这些诗,后面她才能一鸣惊人。
一旁,云雀上前来添茶,问道:
“小姐,今日来的,有许多很有才华的文人。
“听闻去岁的状元榜眼探花都被人请了来,还有各府的公子,听闻,还有两位阁老,冲着梁太傅也都来了。
“一共十首诗,便是十道题,每道题若都有不少比咱们的好,那咱们得贴不少银钱。”
林晚笑了笑,没有说话。
且不说这种千古名句她贴不了,如果真有人能越过原句,贴几顿又何妨。
一炷香的时辰,很快便到了。
底下小厮敲了一声锣,大家纷纷交答题上去。
写完的规规整整的盖好了章,递了上去,有些写了一半的,胡乱的凑了一句,也赶忙交了。
小厮把收上来的答案送上去,高台上,三位老师各自面前放了一摞,有好的,相互交换看。
众人伸长了脖子等着结果,只见荀夫子拿起一张,摇头,另外拿起一张,看一眼放到了一边,再另外一张也是看了一眼便放到了一边,看了好几张才看到一张勉强能入眼的,递给旁边的于院长看,于院长也递过来一张,对面的梁太师也递过来一张……
经过一番筛选,选出了十张尚且算好的,公布了出来。
被公布的人被人认出来,引得众人赞叹:
“这一句对得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