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到了云归楼。
许丞相撑着伞下了马车,直接上了二楼的雅间。
因为下大雨,云归楼的一楼,一个人都没有。
外头雨大,直接湮没了脚步踩在楼梯上的声音。
推开雅间的门,许丞相进去,雅间里卫辰迎上来,拱手一礼:
“下官见过丞相大人。”
卫戍现在是兵部尚书,卫辰也在兵部谋了个职位。
这会,直接对许丞相行了下官礼。
许丞相见着卫辰,诧异中透着不悦。
他以为是卫戍要见他,却没想到是卫辰。
那这是卫辰自作主张?还是卫戍的意思,还是其他人的意思?
“卫小公子怎的在此?”
卫辰做了个请的手势。
许丞相在桌前坐下,卫辰上前倒茶。
“是下官请丞相大人一叙,若有得罪,还望丞相大人见谅。”
许丞相看着他,没有动桌上的茶,语气严肃:
“见不见谅,那就要看卫小公子今日请本相来,所为何事?”
这句话就有点下马威的意思了。
就是你最好是真的有事,否则后果自负。
卫辰丝毫不惧,礼数周全,也没有坐,站在一侧,微微躬身开口道:
“下官今日请丞相大人来,是想和丞相大人说些趣事。”
许丞相看着他不说话,一副我就看着你说的表情。
卫辰装作没看到,继续开口:
“京城连日大雨,城门关闭,城外道路冲毁,风陵湖蓄水能力已经越过了警戒线。
这些许丞相应该都知道了。
“从六月初一开始,柴火开始涨价,到今日为止,所有的柴火铺子都涨了三倍以上,多的已经六倍。
“京城的粮食,从下官刚刚到了云归楼之前,最高已经涨到了五倍。
“百姓们怨声载道,去了京兆尹府衙报官。事关民生,京兆尹当即派人去了粮铺,却见京城所有的粮铺都关了门。
“百姓们买不到粮食,人心惶惶,此时有几家又开了门,这时候的四倍价格,已经再无人有怨言。
“于是,有铺子开始翻到了五倍。
“但哪怕是翻了五倍的价格,粮铺都限量,每人购买多少,也就是说,后面还有再涨的可能。
“今日只是第一日,丞相大人有远见,应该可以预见到再过几日,京城若还下雨,会是一片什么样的状况。”
许丞相初听着,眉头紧皱。
但听到后面说的是粮食,眉头又舒展开。
他依旧没有要说话的意思,目光看着卫辰,面露失望。
今日这一趟,他来得不该。
很显然,许丞相对卫辰这样的小官,并没有多少耐心,若不是卫辰头顶着一个“卫”字,他一见着人就会立马要走。
第214章 此子,前途无量
卫辰却是不疾不徐,继续开口:
“京城有储备粮。
“放在城东的太平仓。
“可以满足整个京城自给自足三个月。
“若能够减缓分配,这么多粮食可以够整个京城吃半年。丞相大人听到那些消息,依旧面不改色,应该是知道这件事的。
“但是眼下,这些粮食都被薛家给运走了。”
说到这里,卫辰特意顿了顿。
他没有看许丞相,眼角的余光却瞥见许丞相放在桌子上的手,微微握紧。
他继续说道:
“薛家做生意,亏空了家底,便把主意打到了粮食的头上,搬空了太平仓的粮。
“在这种情况下,碰到了大雨天灾,关城门,道路毁,薛家万死难辞其咎。
“而薛家隶属的户部,难逃其责。”
卫辰的话,戛然而止,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许丞相却知道他要说什么。
大皇子和皇后相继离世,皇帝留着薛家不过是念着大皇子的情意。
当年的薛家也是如日中天,大皇子出事后,皇帝让薛家驻守太平仓。
这是一个对比于朝廷其他官职来说,无关紧要的职位。
不会对朝政引起多大的影响。
却万万没想到,这天灾猝不及防。
京城如今成为一座孤岛,太平仓的粮食不用多说,也知道有多重要。
但偏偏这个时候,储粮出了事。
薛家完不完蛋,他管不着,但是户部受牵连,和他息息相关,他必须要做出应对。
他深吸了一口气,虽然心中已经听着消息急切,但面上却不显分毫。
官位做到他这个位置,无论发生任何事都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不让人看出自己心中所想。
“卫公子的消息真灵通。”
卫辰:“丞相大人谬赞。不过是吃一堑长一智。我卫家如今身在京城,自然要耳清目明才好。”
许丞相:“卫公子说这一番话,必定已经有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