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揭开了“真假相女之案”,辨明或辨错了她的身份,把她送进了京城丞相府。把一个乡野小女孩猛然得变成了丞相小姐。使她在丞相府过着锦衣玉食、人间至贵的八年生活。接受着最好的淑女教育,接受着父亲养母和所有人的宠爱。把一个粗鄙无知的乡野小女孩变成了合格的藩王之妻,未来皇后。他仿佛点石成金,给了山路偶遇的凡尘小女孩一个最美好最虚幻的梦。最后又是他千里追索着旧案抓住了萧五,当着天下人的面翻案重查,打破了大美梦。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无处不在得推动着她的人生历程,她的每一处转折都与他息息相关。他以前轻视她,而后又深深地敬佩她眷恋她。他为她千里走单骑,为她追杀战场求一个最光明正大的解。他亲口对她说爱上了她!可是他却亲手把她推下了悬崖,她的结局就是这个人双手推动的。
爱太多,恨也太多,缘太多,孽也太多。最后两个人却落到了她连看他一眼都痛苦绝望得想大哭的地步……崔悯……
这个人也终将会在茫茫人世间离她越去越远吧。
* * *
一个重要的人都不见了。一点好的结果都没有了。
一种巨大的悲伤向她扑来。人生真像一场滑稽戏,人人都在粉墨登场。每个人都努力得饰演好自己的角色。不同的是他们挑光了好的角色,都拿着满把的好牌争抢得演好人。却硬生生得逼着她去演坏人!现在的她,满把的牌已输得精光,身陷牢狱,得到了最坏的结局。
输光了牌局,拒绝了所有人,摒弃了所有帮助。所有说爱她的人都在最后大结局时不见了……满盘皆输,她不知道她还有什么没有输的!输光的她只剩下一个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心有高洁却身为下贱的躯体了。
牢房的晨雾渐渐消退了,太阳越升越高,放射出了温暖的阳光。监狱能禁锢人身,却阻不住春风,温煦的春风在牢房里轻轻飘过,整个牢房也变得朦胧温情了。遥远的角楼上传来了晨钟声,石墙外也传来了巡逻兵卒们的脚步声。明前在这个众人皆去的孤独牢房里,卸下了平日撑出来的坚强外壳,感受着内心和身体上的疼痛。一个人虚弱得坐在椅前,一个人在最漆黑的牢狱阴影处潸然泪下。
举头四顾,孑然一身。大梦初醒,万事皆空。
……哭就哭吧,在没有人能注视的地方,在所有人转身离去的时候,一个人在这个地狱角落哭个痛快。她再也没有余力遮盖内心的伤了。
……哭就哭吧,在这个虚弱无比的夜里。哭过了之后,也许就能把所有往事放下,就能再次昂首挺胸得站立在人前。做一个自由自在又真实的明前了。
第295章 判决
代宗三年,经大明朝廷三法司会审,内阁群臣附议,由皇帝代宗与两宫皇太后协商后,正式下旨宣判了元熹年间的“真假范勉之女”之案。此案历经十五年,经历两任皇帝,终于到此时真相大白尘埃落定。令人们感概万千。翌日皇帝上朝颁发了圣旨,宣告满朝文武百官。
“诏曰:由东厂与锦衣卫在十年前查获的范勉之女被劫案,由原范家仆女程雨前提告,经过朝廷翻案重审,新增了原劫匪之一萧五的证词。经三法司与锦衣卫镇抚司再次稽核复查无误。现有结果如下。”
“劫匪萧五供认,十五年前萧五与程大贵二人因贫困抢劫官员范勉之女范瑛,欲图勒索。后因官府抓捕两人,带女逃脱。五年后程大贵被捕,供出其长女明前为范瑛,后伏法而死。现如今另一劫匪萧五被俘供出了程大贵的次女雨前为范瑛,其长女为程家之女。现因新证词证据确凿,其他的辅证口供也严密真实,二女也无异意。三法司经复查审定,此口供为实,因此初审为误,复审为正。十年前初审审定的程大贵和李氏之女程雨前,实则为范勉与王玉贞之女范瑛。初审审定的范勉之女范明前,实则为程大贵与李氏之女程明前。”
“经三法司提议,内阁审核,皇上与太后恩准颁旨。判处萧五死刑,已执行。判处程大贵与李氏死刑,也已执行或已死。判处二女恢复各自身份。即日起,准雨前更名为范雨前,恢复其世族身份,继承范家家嗣,赐还范府,皇帝并钦赐‘忠臣烈女’之牌匾,及赏赐纹银一万两。董太后代宗室下懿旨封范雨前为“忠义县主’,食五百顷田地俸禄。以示抚慰。”
“着范明前更名为程明前,恢复其庶人身份。还籍为程大贵和李氏之女。并归还侵占的范氏的财产首饰衣物等物。盖因十年前,程大贵和李氏恶意欺瞒朝廷钦差大臣,鱼目混珠,将长女冒名顶替了高官之女送还京城。实乃欺君大罪。加上原有的劫持罪理应加判凌迟。但因二人先后毙命,只得将罪行折中诛连后人。程明前冒名顶替了范瑛之女,理当同罪。但其不知父母作恶,本人也循规蹈矩谨慎小心,平素无作恶多端之事。皇上与太后体恤其孤苦,将死罪减免为流放及杖刑二百。行刑完毕流放至原籍河南省陇西府,终生不得出省,自行婚配。另,杖刑对未婚女子有伤体面,也可缴纳罚金五万两纹银代刑。或者劳役代刑。为官府针织局服役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