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明珠不识君(52)

明前含笑婉拒了更换衣服,稳稳地走进临水阁,坐在侧桌自己的席位上开始看戏。她神色不变,心里却有些唏嘘。看来那位小姐是被众女排挤故意推下小水渠的。

唉,人世间到哪儿都少不了纷争。只是有人露脸,就有人出丑。有人玩得八面玲珑,就有人被踩踏陷害。何必呢……

而刚才带头挤下那小姐的是一个大眼睛小嘴巴的活泼美貌姑娘。据说是荀家后辈中最受长辈疼爱的一位女儿。在临水阁的荀家女孩群里很有人缘,嘻嘻哈哈得跟姐妹们说笑着,很活泼醒目。她也笑嘻嘻地拉明前说话。荀家众女对这位不是公主侍女,却被公主邀请同行的范丞相小姐很好奇。明前不动声色地敷衍了两句,就把精神集中在戏台上。跟旁边的魏女官讨教起折子戏的情节了。大眼睛的美貌女孩不满地撅起嘴,悻悻然地移开视线,看向了三面临水的临水阁外的侍卫。

明前不会插手别人家的事非,但不表示她看到有人恃强凌弱,还会与欺侮人的人把臂言欢。她可以不管闲事,但也可以不理睬恶人。她心里还是有点底线的。老女官和女先生都教她软柔行事明哲保身,但她心里还始终保留着一点正气和天真。

小雨担心地瞅瞅那些荀家小姐,又瞅瞅明前淡薄的脸。生怕这群人精儿会迁怒于她,来找她的麻烦。她有点担心小姐的多管闲事和冷漠态度。何必呢,对那些厉害人儿敷衍一下就行了,干嘛那么正气?为了一个受欺侮的偏房小姐打抱不平,根本没一点好处。姐姐总是太厚道正气了。

大眼睛的荀家美貌女孩也是个傲气少女,没有把这位“狐假虎威”的范丞相小姐放在眼里。她想讨好的是益阳公主。这时候她已经转移目标,对着临水阁外巡视走过的崔悯好奇地问:“崔大人,听说你是锦衣卫指挥同知,经常查案抄家的。是不是很威风啊?我好佩服你哦。”

周围一圈少女都投去了好奇的眼光。

崔悯抬眼看了她一眼,转过视线,冷淡地说:“是,又不是。我确实是锦衣卫同知,但不是查抄大案的。我只负责查抄些不入流的小案子,像打架骂人、相互踩裙子、推人下水的……你佩服错了人。”说完拂袖走了。再也没看她一眼。

咯咯咯嘻嘻嘻……临水阁内外传来了窃笑声,荀家小姐们都笑了。明前也用折扇掩住了脸上的笑意。

原来连大名鼎鼎的锦衣卫同知都受不了这个刁钻蛮横欺侮姐妹的小女孩了。

“你!哼,神气什么啊?有什么了不起。”荀家小女儿气得面孔涨红,直跺脚,差点愤懑地哭了。但是戏结束后,出南花园时又遇到了崔悯。却又忍不住挤在一群姐妹里争着跟他说话。一双漂亮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眨着看美少年。

公主和明前都忍不住莞尔了。这么个英俊少年又有哪个怀春少女不爱呢?崔悯很受欢迎啊。

与冷漠淡然的崔悯比起来,车队里的小天师张灵妙却成了最受欢迎的年青人了。他面容秀美,仙风道骨,能掐会算,能说会笑,既善于揣摸人心又惯会拍马迎奉,到哪儿都吃得开。比起冷若冰霜的锦衣卫高官受欢迎多了。

这会儿,他坐在一群莺莺燕燕的贵女们圈里,正挨个为荀家小姐们看手相推卦解命,忙得不亦乐乎,快活得乐不思蜀。一抬头看到戏散场后明前等人走出南花园,向众人无奈又沾沾自喜地一笑。唉没办法,人俊俏,会说笑,会算卦,就是受欢迎啊。

一向沉得住气的崔悯,路过他也嘲讽了句:“小天师真是受欢迎啊,我看你也不用回修心观求道了。就留在这儿吧。我帮你做媒,做个荀家女婿很不错。”

“噗,不行不行。”张灵妙差点喷出一口茶,忙摇头说:“我是修行人,身心早已奉献给了三清圣人。怎么能娶亲呢?倒是崔兄还未成家吧?身为天子幸臣大名鼎鼎的锦衣卫高官,你即使不愿意留下来,荀家也会送两个漂亮女儿给你的。”

崔悯懒洋洋地走过去:“我不行。不会说话,不招人待见,哪儿比得上张小天师舌绽莲花,招人喜欢呢。”

“哪儿能呢!就凭崔兄的小白脸模样儿,有大把女孩儿喜欢你这类型的呢。”

得了吧,你们两位。别把那么没影的好事说得那么理所当然。有谁会看上你们呀。明前忍不住心里狠狠地吐着槽,白了他们一眼。

益阳公主微笑着不吭声,安详地走过去。

明前心中暗叹,她终于发现益阳公主的高明处了。这位皇家公主,不论在何时何地都保持着一种完美无缺的礼仪和风度。神情平静,面带微笑,不喜不怒,不插手任何事。仿佛真的像那高高在上的神仙俯视着人间万物。只用一双乌黑的眼睛冷静睿智地观察着人间,仿佛胸有成竹,看透了世情,万事都在掌握中。这样又聪明又稳妥的女子,怎么会揽上了去北方还愿的苦差事呢?她好奇极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