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明珠不识君(518)

左国师等人也趁机高喊着:“我等誓死拥护大汗的遗命,立脱利王子为新汗!”余下的文官武将们匍匐在地吓破了胆子。

——这是必然的结果,这不是突然的转变。人们心里默默地念叨着李崇光的话,看着库恩里大汗横尸地面的一幕,都觉得眼迷心惶了。

李崇光又跨前一步,狠狠一刀插进了库恩里的胸膛。畅快淋漓地笑骂道:“老混帐东西!你老糊涂了。我李崇光从大明逃到鞑靼,受你重用,被封为南院大王。本不该恩将仇报的。我也从来没想过要造反。可是你,不该想杀我的侄女!她是我义兄义嫂在世上留给我仅有的亲人了。如果杀了她对鞑靼国有利,你杀她还有点理由。可是她失忆了,不再掺乎任何事非,也不再是太子妃,只是个空白得像一张白纸的可怜小女孩。你杀了她对鞑靼国没有好处。你这个顽固老头儿还是要在金都城头剐了她!我苦苦哀求你不依,我就不求你,我造反了!我李崇光一人做事一人当,我这次偏偏要逆一回天,以一已之力把这个黑白颠倒的世界再重新扳过来!”

“——走,我们去占领了金都城。传令库恩里大汗被大王子辛吉和海东部派来的刺客杀死,又被脱利王子救了。传位给脱利。看看谁敢跟我们反抗!我宁可跟满城鞑靼军血战到底,头断血流,也不允许她死。”

“是!”精兵齐声大叫。

第262章 自救与救人

金都城,城外城里,都像煮开的水似的沸腾了。城外是胶着的战场,城里原来紧张有序的守城军队也乱了。宽阔的城墙墙道的下面入口处传来了一阵阵吵杂声,守城头的鞑靼兵惊诧得低头望去。但从十几丈高的城楼上看不清楚城下的情景。

城楼上,急雨般的铁箭射向了城头,雪花打得人们衣甲身上盖上了一层冰壳。旗杆上的朱元熹又昏沉沉得冻醒了,开始颤抖呜咽着。明前也冻得浑身发青,两个人快撑不住了。明前出身贫寒还好些,朱元熹从小养尊处优,哪儿吃过这种苦。鞑靼人还没有对他动剐刑,就吓得失去了半条命。

明前强打着精神望着这座烽火危城。精神有些萎靡,神情还镇定,漆黑的双眼静沉沉地望着这个战场和城池。她觉得自己的短暂一生即可悲又可笑,像头顶悬着巨剑,像坐在火山口,随时会劈斩下来爆发出来,把她弄得粉身碎骨身死命消。

城楼的入口处发出了巨大骚动,无数鞑靼兵进出着上城道的入口,地面传来了隐隐的震荡声,城池深处似乎冒起了浓烟。鞑靼国的金都城内似乎大乱了。明前警觉得看去,看到城楼进口冲上来大批鞑靼兵,守城关的鞑靼兵却往下面跑,两拨人马挤在了城道入口,夹杂着一阵阵兵器撞击声和呐喊声。

城里出事了!明前的心狂跳起来了。她转头看看城外烽火连天的战场,又看看城楼车道上的鞑靼兵乱奔乱跑的模样。向被绑在右边铁旗柱子的朱元熹说:“情况不对!金都城里好像出事了。我们也赶快想办法逃跑吧。”

朱元熹早被凶残的战争场面吓懵了。求生欲望很高,但是看看四周严守的蒙古人又气馁了:“这,这不行吧?他们发现会杀了我们的。”

明前的脑子转得飞快,蹙着眉尖眺望着城里的混乱景象,摇头道:“不对,肯定是出事了。”她用力挣了下铁链,眼里闪动着灵动的光芒,心如电闪:“一定是李崇光捣得鬼!他不是坐以待毙的人,而是个挺而走险的赌徒!他当年敢反出大明投奔鞑靼,现在就敢带着自己的南院大军造反。是李崇光造反了!我们赶紧想办法从这里逃走。如果继续留在城楼上,不是被大汗剐了,就是被乱军流箭杀死了。”

朱元熹的脸色惊惧不定,忽然恍然大悟:“这是你和李崇光商量好的计策吗?是你说服李祟光造反了?还是你用了苦肉计逼得他造反了?”这女人真是胆大包天啊,她敢多次痛骂他这位大明皇帝,还有什么狠事干不出来?他胆战心惊得看着她,眼里多了一丝惧意:“你的记忆恢复了?还是你从头到尾就是假装失忆?就为了和李崇光一起造反?”

“可是你们的计策差点害死了我!”朱元熹勃然大怒地吼道:“把朕绑在城头,还要千刀万剐了朕,丢尽了大明祖宗的脸!你们是故意想吓死朕的。”

明前厌恶得转开脸,再也不想看皇帝了。她漆黑的眼眸放射出了灼灼的视线,注视着烽火危城淡淡道:“你想得太多了,皇上。我没有本事说得动义叔造反。我只是觉得义叔不是个被困境压垮的男人。有种男人,越把他逼上绝路,他就会越不惜一切代价得打破规矩,把世界闹得天翻地覆!我对义叔有一点点信心,我觉得他真的是我爹娘的义兄弟,是我的真叔叔。所以他绝不会把我丢给鞑靼大汗乱刀剐死的。至于你……你不相信也罢,我要逃走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