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不逃走了。” 凤景仪猛然地说了一句话,整个人也同时松懈下来。“你既然不愿意逃走,我也不强迫着你逃走了。那么,就让我帮你解决问题吧。我帮你解开愧疚的心结,再去查明案子真相。你能彻底好起来吗?”
蓝衫书生眺望着大漠蓝天,没有了凶猛逼迫,只剩下了沮丧怅惘。他浑身都松泄下一股狠劲。他输了,融化在她的泪颜下。他无法强迫她逃走。未来的日子很难,她想走下去他只能陪她走下去。凤景仪看着她,雾蒙蒙的双眼深邃无比,话语严峻又诚恳:“明前,你知道吗?我这样做是有私心的。你说我是个趁人之危的恶人也好,我就是个小人。我忍到今天要说条件了。如果我解开你的心结,治好你的病,你就答应让我来帮你好吗?你要尝试着信任我,依靠我,喜欢我。我不会令你失望的。”
他要她的一句承诺,“尝试着喜欢他”。
明前的心情陡然一松,不用逃走了。她的心越发得难过了。解开心结和查出案子是她最困苦的两件事,凤景仪也做不到的。但她不想再与他争辩了,也不想开罪他了。这片荒漠上只有他们两人,他如果强行带她逃走。她无法阻止他的。而且她知道他的所作所为是为她好,她不忍心使他太伤心。
这种敢带她逃走的炽热的心,敢放弃职责与亲兄弟反目的心情,稀少,难得,如沙砾上的宝石。连梁王崔悯都很难做到。凤景仪做到了。她不敢望,不敢深想,不敢放松心防,她怕自己想多了就会沮丧地大哭了。她能想像凤景仪是怎样艰难地挣扎才做出决定的。心太珍贵,她不敢轻易地把它抛下了悬崖。走一步说一步,先劝住他别逃走再说吧,再说了这世上无人能解开她的心结。
明前含笑带泪地说:“好,一言为定。如果你能解开我的心结,治好我的病,我就一切听你的。”
第157章 荒漠之歌(一)
荒漠辽阔,酷热。绿松城附近成了一片战场。沙砾地和沙丘之间经常出现土匪与乡勇们混战的景象。绿松城与沙匪们在雁北大荒漠上开战了。
绿松城城主名王通,是个长像凶恶,身形彪悍的北方老者。他与崔悯商量后决定主动出击。将五千名乡勇分成五、六只队伍,由王氏家人和各镇长队长率领着出城迎击敌人。趁着土匪们重整残兵来袭,他们主动得进入荒漠截杀敌人,就能掌控住战局,免得把战火烧到绿松城。多亏崔悯提前发现敌情送回情报,使人们做好了准备。
这种大规模战争,必须用心谋划战术才可能击败敌人。战争中,一个正确的用兵计划比勇猛的战士更重要。最勇猛的将士只能杀几十人,正确的指挥作战能打赢战争。
为防兵败城破,绿松城居民也做好了撤退的准备。放弃经营多年的绿松城据点很可惜,但是满城人口财富更重要。北疆边民们习惯了随时迁移向更安全遥远的地方。如大漠深处,北疆与鞑靼两国边界,甚至更远的西域……
两帮人马交战后,绿松城发现这次席卷重来的沙匪们汇聚了大漠里的所有匪帮力量,近两万人马。由最大的匪帮头子石岑带队,誓要血洗绿松城。斥候还传来了情报,沙匪后方还隐藏着一些队伍,分成两处埋伏在荒漠深处,虎视眈眈地看着这里。
绿松城上空战云密布。
* * *
王通老城主安排好了各路队伍,却没有安排崔悯的事务。崔悯成了闲人。他逃跑不成回城送信,又被这场意外困在了绿松城。四面是荒漠,上万劫匪围着,就算王通父子放他走也走不了。他只好陪着王通参谋指挥队伍,王通却不打算让他参战。
他们对他还有很大的戒心,怕这位锦衣卫指挥使在大战中又出什么茬子,就悔之晚矣。
王芸子听到了讯息大为生气,奔到正堂找祖父。她向祖父据理力争道;“崔公子如果有异心,早两日就骑着宝马走了。还用得着拐回来送信?祖父想多了。别误解了崔公子一片好心。他文武双全,又有见识,你该给他一支人马,让他出城杀敌啊。”
王通父子有些尴尬的望望崔悯,沉吟了下就同意了。派了崔悯和王芸子共同率领一只五百人队伍,出东城剿匪。私下命令芸子多戒备,还暗令她的表兄乡勇队长张大项牢牢地盯着崔悯。官人就是官人,再品德高尚也改不了朝廷命官的身份。绿松城人身份神秘,绝不能被大明官府和北疆藩镇所探知。
大漠炎炎,一望无际。苍茫的天地间一队乡勇和沙匪厮杀着。崔悯与芸子等人出城不久就遇到了一股沙匪。
白衣飘飘,骑着浅金宝马的美少年在山丘高处指挥着战事。沙匪们派马队冲击,少年下令乡勇队伍分成两翼避开,等沙匪马队冲到近前,弓弩队瞄准射箭,射得沙匪马队队形大乱。之后两翼再合拢攻击,一下子就歼灭了大部分沙匪。绿松城人也跟着鞑靼人百户萧五学了些排兵布阵之法,但这种现场操练实地杀敌,还是不经常见。都觉得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