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机陛下天天碰瓷(237)

“都有谁?”詹德业感兴趣, “能和蒲先生相提并论,肯定不是等闲之人啊。现在一定在京中都很有名望!”

年纪大一些的不由互相看了眼。

其中和詹德业关系好些的, 回想过往:“人生难测的啊。年少时的轻狂傲慢,不代表人一生一帆风顺。当年那些人,现在没有几个依旧站在尖上。”

“可不是。”另一个官员很是感慨,“谁曾想我当年殿试不过二甲末,现在能一块儿来避暑山庄。”能到避暑山庄来的,一般都是朝中重臣。

除了一部分重臣必须要在京城驻守,其余重臣全跟着一起下了江南。

詹德业诧异:“我都没听说过蒲先生的师姐。难道当年只剩下蒲先生一人算是有名气?”

“还有谁?”一群人点了几个名字。詹德业一听,好家伙,一个是为官多年,归来依旧在翰林。一个人名极为陌生,结果细问是在外地为官。

京城里竟一个不剩。

“风头太盛不是好事。当然,不是说全然不是好事。卢大人当年就是状元郎啊!”

“詹大人当初不也名次很好?别人都说户部多状元,你们兵部也不一般啊。徐大人、冯大人,哪一个不是一甲或二甲前排的!”

“冯大人当初差点和蒲先生齐名呢!往后啊,指不定什么成就。”

“你们一个个都夸起来是吗?要我说,我们吏部的大人才是多状元好吗?刘大人难道不是状元吗?”

“哎,还说我呢。状元算什么。宋大人当初可是钦点的探花。谁不知道宋大人当初游街,容貌太出众,差点把我这个状元郎的风头给压了。”

“哈哈哈哈,这让我想到李大人。李大人是真的风头大!当初游街,全京城的女子都来看他。”

李古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和詹德业在一起闲聊。他今年忙到只想从礼部换到别的地方,恨不得赋闲在家。

陛下南下了,他欢兴鼓舞,认为自己终于有了正常休沐日。谁想江南一道令,他不得不去参加各种宴会。逼迫得他当场提交南下恳求。

宁可干活,不想相亲。

谁知道被詹大人拉出来闲聊,还要追忆往昔。他面无表情,一点不想回忆那种游街的苦。

拉车的马味和围观百姓挤在一起的汗味,又混杂了不知道多少品种的香薰味。他差点被手帕鲜花和瓜果淹了。

李古阳说了声:“人生起起伏伏谁说得准。”

百官想到李古阳没落时,他因容貌出众被迫遭受的羞辱,纷纷同情:“都过去了。”

“李大人有本事,这不是还是会出头。当年蒲先生也起起伏伏,现在一样名声显赫。”

詹德业发现了,凡是经历过科举,都很会拍马屁。

说不好马屁的人,很难通过春闱。

“看当下一代人一代才。”詹德业当场夸了在场众人,“诸位大人都是自己那一代人中里的佼佼者。”

他参与进拍马屁行列,乐滋滋把众人的话记下。回头就和学生说。

聊天的第二日,詹德业隐去自己套话成功的高兴,一踏进兵部的小屋子见着丁勇康就招手:“为师给你问到了。”

丁勇康当即站起身:“嗯?”

一大早正好在的徐大人和冯大人不由看向两人。

詹大人见着冯大人,当即笑起来:“哎,其实该问冯大人嘛!当年蒲先生和冯大人年纪差不多,应该在京城中算是齐名的。”

冯锦听到“蒲先生”这三个字:“问我什么?”

詹大人:“昨天和小丁将军说人生起起伏伏是常态。说起蒲先生当年也有落寞的时候。这不是冯大人更清楚?我是南方人,年纪当初还小。对过去的事是全然道听途说。”

“我和蒲先生不熟。或者可以说,山中不可有两只称霸的虎。”冯大人说了声,“到后来惺惺相惜都不曾有。”只有他单方面可惜当年的蒲盛宏。

他没想到丁勇康会想听蒲盛宏以前的事。不是每个人都乐意去回忆过去痛苦。那些事情熬过去了,是蒲盛宏厉害。他即便是在民间,依旧无法抵挡住出众的名声以及洒脱的风流。

不像他冯锦,落在臣子堆中,不过是苦苦循序渐进熬着的官员之一罢了。

冯锦开口:“是金子迟早会出头。有才能迟早会冒尖。迟迟不到,是上天有问题。给你起起伏伏,也是上天有问题。”

徐大人哈哈大笑:“怎么还能都怪罪起上天!”

詹德业拱手:“冯大人此等观点,让德业耳目一新。我决定以后一旦出错,就怪上天。是它要犯错,并非我要犯错。”

丁勇康:“……”先生,冯大人不是这个意思。

徐大人笑得更厉害。

丁勇康在兵部留了会儿,再次出门就将知道的事情转述给容宁。

上一篇:掠吻绛唇下一篇:不识明珠不识君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