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秦婉儿都忍不住问身边的人:“好像大家都没有什么事,是在别的地方暴雨吗?”
有侍卫当即告诉秦婉儿:“回殿下,挖炭一般在郊外,不能影响百姓生活。暴雨受灾的地方,多是在农田和矿洞。”不会在州府城镇内。
秦婉儿恍然点头。
过来接人的士兵们出现,很快带着他们一行人前往外郊,越走越偏。很快容宁发现行走过的路上,草木稀疏,几乎很难看到多少绿。
她牵着马绳,轻微挑眉:“都说边塞苦,我看这些地方未必比边塞好到哪里去。”有石炭的地方不好种粮食,野草都不乐意长。
领头的侍卫沉重:“挖炭是苦活。不过这种事情需要人来做,要是没有他们挖探,无数百姓都会面临冻死饿死。烧饭很多人家用的不是柴火而是炭火。北方冬天打柴一样不容易。”
他们很快到了地方扎营处。
由于这段时间才下过暴雨,地面上并不干。此时扎营的地方,一处多是侍卫们在忙碌,另一处几乎都是老百姓。
侍卫们进进出出脚步匆忙,人少。老百姓那儿几乎是一堆人住在一个帐篷中,他们人头攒动,只是衣服都缺衣少裤的。在秋日好像都察觉不到冷。
侍卫服和官员衣服不一样,容宁很快找到其中的宝坤指挥使、大太监何祥以及工部两位大人和地方知府。
他们收到消息,纷纷出来迎接秦婉儿。
何祥见着秦婉儿长大,见到人后行礼:“见过婉儿公主。婉儿公主大善。”
秦婉儿忙过去挽起人:“没有没有。我过来尽量不添麻烦,能帮助大家就很好了。”
一时间相谈盛欢。
容宁过来并非是为了救灾一事。
她跟着众人稍微客套了两句,很快随意找了个借口离开。她没有选择去看侍卫们的帐篷,而是前往老百姓帐篷,去看看有没有新线索。
一个侍卫在一个帐篷里劝说:“这几天天气不好,你们要不还是都先回家?等到时候天气稳一些,不再下暴雨,大家伙再入矿洞!”
人挤人的帐篷里,一群人愤怒不答应:“数量不够。现在不挖,没钱吃饭!”
“就是,我衣服就那么一套。本来想着今年多干一点,好嘛,一下雨,裤子扯没了。现在出帐篷还得和我哥轮流穿裤子。”
容宁:“……”轮流穿裤子可还行?
侍卫苦笑:“上头已经拨了粮食下来了。这两天就会送到。”
“当我们不知道啊,再多的粮食最多给三个月。就咱们山西暴雨,最多给一个月吃的粮食。冬天几个月?明年开春几个月?”
“哎,您也行行好。咱们就自个下去挖点。我知道您救了咱们两回了。这第三回 不用救了。再下一场雨,反正没钱也等于饿死。”
对这种事,好说歹说没用。为了吃口饭,一部分老百姓是不要命。侍卫不差吃的喝的,之前招摇惯了,如今软下了态度,反而不好处理老百姓的事。
容宁在门口探着头:“他们要下就下呗,分批下。你全拦着不行。这么多人有手有脚也没生病,不下去也能出来负责照料别人。全丢帐篷里供着干什么?养大爷呢。”
侍卫愕然转头:“容少将军!”
他反应过来:“后续的粮食到了!”
容宁点头:“对,来了很多人,也带了不少粮食。布粥的活交给婉儿公主。”她打量帐篷里这群人,发现每个人都脸上黑漆漆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等天气转好,粥是干了活才能领粥。”容宁表示,“不可能一直白供着。”但凡他们无条件施粥,很容易有人在其中浑水摸鱼。
容宁没在帐篷里看出点什么名堂,决定去找那些上京城被劝返的人。
他们身上或许会有更多消息。
“你们知道草娃在哪里吗?”容宁问人,“就是上京城回来的那个草娃。”
一个干瘦的孩子马上跳出来:“我知道我知道!他们在靠近矿洞最近的帐篷那里!”
第71章
草娃一群人早就从京城回来。百来号人, 一回来带着京中侍卫,让知府等几个官员惊慌失措过来接人。
何祥身份不一般,经历过的事远超寻常太监。
他用细嗓冷哼一声, 二话没说就接管了惜薪司。对着原本惜薪司大太监那张惨白的脸, 语气不善说着:“陛下算是给足了你们好处,连这等重要的事都安排你来做。结果你就在外面这么败坏陛下名声。”
太监身为宫中人,领的是帝王之命。
打狗要看主人,算账也要看主人。
大太监苦苦哀求:“奴在山西绝没有丝毫败坏陛下名声。只是天要下雨,这灾情罕见。奴……”
何祥懒得听, 取出了牌子:“成了,咱家也不说什么。这段时日在山西该做什么做什么,就算你将功赎罪。到时自个儿回去,看怎么领罚。现在做的好, 到时候罚的就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