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结局呢。”她声音木然地问道:“少女到底与谁在一起了?”
“哦,她和男四在一起了。”武明明理直气壮地说道:“男四是他们的老师,是个超级儒雅俊美的成熟男子,对了,他就是女主父母定下的那个未婚夫。”怎么样,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是不是有一种宿命轮回的返璞归真之感。
徐婉茵闻之一个粗口差点爆出:这特么不是白折腾了吗?
脑袋里全都是水的蠢货!
“婉茵,超期待我们共同的大作哦!”武明明紧紧握住好朋友的双手,美丽的脸上全都是殷殷的深情。
你期待吧。
八年我都不带写完的。
真.才女.徐在心底冷冷一笑。
想是这么想,但时世的发展总是那么出乎人的意料之外,转过天去,一道从两仪宫发来圣旨便落在了她的头上。徐婉茵晋封了,由区区末流的才人一举成为了正三品的婕妤。
徐婉茵:“………”。
默默沉思了一晚上后,第二天她就郑重动笔了。
***
最近前朝似乎不怎么太平,据说是西突厥那边有所异动,搞不好还要再起刀兵,所以李治和武媚娘这两天就在为谁当主帅的这件事情而感到些许的烦恼。
凌烟阁里的开国武将们死的死,老的老,新生代的将军中,好像也没有谁特别牛逼,能够让人完全放心的。李治在一干臣子们中间扒拉来扒拉去,死了一泳池的脑细胞,还是不能有所决断。最后,还是武媚娘拍板钉钉,直接报出英国公李勣的名字。
“李勣,朕肯定是放心的,但他的身体……”都是六十多岁的老头子了,马都不一定能骑得动了。对于李治的犹豫,武媚娘则是很肯定地表示:身体老不要紧,反正他是主帅,坐镇军中就可,有的是悍不畏死的小将可以上阵拼杀,并不需要其亲自动手。
“大唐需要的是他的眼光,谋略,和在军中的威望。”武媚娘对李治说:“英国公素来忠君爱国,想来应该不会拒绝。。”
果然,李勣答应了下来。
皇帝闻之大喜。
如此,李勣拜帅,点齐兵马,这就率军出发了。
俗话说的好,老将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不过区区两月时间,这位宝刀不老的当世猛男,就以砍瓜切菜般的速度剿灭了西突厥,平定了乱象,他凯旋而归的那天,整个长安城都轰动了,李治和武媚娘更是在立政殿为他举行了十分隆重的接风仪式。
对此,武明明只想说:真是太厉害了!
你看这位英国公平日里上个朝都在不停打瞌睡,怎么看怎么都像是要随时归天的样子,可一但动起真章来,那真的是军神在世啊。
不愧是太宗皇帝特地给继任者留下的定海神针。
就是牛逼!
朝廷打了胜仗,李治这个圣天子,自然是无比开心的。
然而在这种开心中,他也夹杂了一点点的不开心,不开心的来源,就是他心爱的武皇后。
话说,自从武媚娘登上皇后的宝座后,原本柔顺的脾气,渐渐地就变得没有那么柔顺了,她越来越强势,在很多事情上都会逼迫李治顺从她,李治也是男人,更是皇帝,一次两次还觉得有趣,次数多了,心里难免就会产生芥蒂来。
于是不知不觉间,他开始怀念起从前。
怀念起那个对自己千娇百媚,情意款款的武媚娘。
而这一日,李治和武媚娘就因为要不要杀死兀利可汗的事情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兀利可汗算是这次西突厥叛乱的罪魁祸首之一,按理来说,这样的人被擒回来,必定是要午门斩首,以示正听的。但偏偏人家一脸愧泪的表示:自己曾经受过太宗皇帝的恩惠,然而如今却背叛了他,实是没脸在活着,他愿意在太宗陵寝前以死谢罪。
此话一出,李治顿时就心生感动了,觉得这个家伙对自己老爹尊崇,于是就不想杀他了。但这个事情,武媚娘却有不同的意见。她觉得,兀利可汗不过是因为怕死,所以才故意说出这样的话,他心里要是真有太宗皇帝,就不会背叛朝廷了。
如此,夫妻二人为了杀还是不杀的问题,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最后的结果是,李治脸色发青的转身就走,而兀利可汗则被手腕强硬的武媚娘毫不留情的送上了断头台。
至此,帝后二人开始陷入到了冷战之中。
荣国夫人杨氏和韩国夫人武顺对此十分忧心忡忡,并一致认为这全都是武媚娘的错。
“你也这样觉得吗?”武媚娘把目光放在了胞妹身上。
后者想了想,认真回道:“这场战争,双方都死了那么多人,没道理罪魁祸首却幸免于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