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遏止献纳,但官员依然凭借官级,有固定的免税田数,超出的部分,只要按照新税法缴税就行了。
也就是说只要被献纳的官员交一小部分税,就可以把原主人彻底踢开,独吞田产。
原本田的主人献纳当然是因为有利可图,自己能占大头收益,但现在再给当官的献纳,能不能保住自己的田都不一定。
这个时候,他们还能相信当官的会信守承诺,在有一个独吞机会时,依然念着他们的情分,给他们留一口汤吗?
相信当官的会守信,不如相信母猪会上树,在这次重编田册前,好歹有个“合法机会”要回自己的田,过了今天,当官的侵占他们的田可就变得合法了。
在切身利益面前,兔子急了也会咬人,所以袭红蕊觉得此次清丈田亩,重编田册,处理献纳人和当地官员豪强的官司才是大头戏。
既然如此,她让那些刚考出来的纯新人当钦差大臣,带着禁军去下面主持这件事。
希望他们能一路平安,顺利的完成这项工作。
如果问题出在他们自己的小心思和能力上,没有二话,这辈子告别仕途,当官的待遇再好,也轮不到你们享受。
而问题如果出在地方上,正好现在和北戎无战事,大家都很闲。
柔和的手段解决不了,就不要怪她带兵平叛了。
说到底,她虽然对着全体官员操刀,但没准备把他们真逼到死处。
该有的福利依然给他们发,该有的灰色收入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个福利得朝廷来发,官私勾结这种事,不允许合法存在。
所有人只可以通过她行使权利,不允许越过她。
明眼的官员当然知道此举削减了他们的利益,压榨了他们的生存空间。
但如果他们的脚指头敢不按照她的鞋子长,她就要把他们的脚指头砍断!
新鞋刚穿上,总会有点磨脚,没关系,磨磨就好了,时间长了总得适应。
不想适应也没关系,换个人穿,这可是一双金丝玉缕鞋,想穿这双鞋的人永远不会少。
所以在那些新钦差走之前,袭红蕊几乎是毫不掩饰的明示:一个萝卜一个坑,有人出来,才能有人进去,你们明白吗?
阳弘毅、茂英之那批人的际遇还历历在目,想不想上,可就看自己了。
这次的人口大普查,加重编田册,她要将这个国家的每个细枝末梢都攥在手里。
秋后收完最后一次税后,又要出今年的财报了。
袭红蕊十分期待,这次的财报,将会给她怎样的反馈呢?
第122章 亮个相吧
要问六部哪部人最惨, 户部人肯定要说是户部。
全国各地的户籍、田册、人口、税收、支出都要从户部走,最近几年还频修籍册,一车车的往户部搬账本, 搞得户部人一看密麻麻的数字就想吐。
这还不算, 从侯官衙进修好多年的秦行朝又回来了, 你猜怎么着,他当宰相了!
以前他在户部时要跟他对接工作, 现在他不在了, 还要跟他对接工作, 这就是户部人的命运吗?
尹户曹现在特别想逃离户部, 重新做回他的京兆尹, 但袭红蕊表示干得不错,就在这待着吧, 做京兆尹屈才了。
尹户曹:……
没办法, 一入户部深似海,从秋后最后一批税收收上来,户部就啪啪清理往来账册, 一直清理到年底。
当所有账目理顺完毕, 籍册归档后, 看着最后汇总上来的账册, 户部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一时间,所有人都争先恐后地想去报这个账。
到了年底,临近户部出账的日子,袭红蕊也开始焦躁不安。
毕竟理论归理论,实际操作起来肯定会有许多出入, 这是她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意孤行推行的新政,财报就是最好的说服力, 要是在这方面拉胯,相当于啪啪打脸,底下人立马要有话说。
袭红蕊来回打转,急得冒烟,户部人干什么呢,就是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肯定也不能亏了吧!
在焦急的等待中,终于等来了户部的奏报,掀开册子,看到总账页后,袭红蕊一愣。
过了好半天,才渐渐反应过来了,嘴角瞬间上扬——
她看到了什么!盈余两千二百万缗!成了!啊哈哈!
袭红蕊整个人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两千二百万缗什么概念,虽然好像没有萧南山贪的三分之一多,但这是纯盈余啊!
大齐财政的传统艺能,就是入不敷出,也就是这些年打下了燕平,袭红蕊又强整银监,规范市场,安军定民,才终于见到回头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