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芬无言以对。
她带回来那么多东西,爹妈还高兴了一宿没睡着。虽然在省城里给她东西的时候,顾晓华也没明说这些是彩礼,但是德芬就觉得是,花那么多钱,肯定是彩礼了,可结果……
她又担心是因为自己的问题叫顾晓华多心了,才没把结婚一事说出口。他追回来可能就是要给她惊喜的,要告诉她两人可以结婚了,可她却把整个事情搞砸了。
德芬愁绪满腹,一会儿觉得是自己草率地跑别人家住了一晚上就把婚事搅黄了,一会儿又觉得是顾晓华变心了,借宿别人家里都是他找的借口。
她这么翻来覆去地想,最后,德芬觉得应该去找顾晓华问清楚,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她到二十四岁了还没嫁人,一直一心一意地等着他。如果男人真的还喜欢她,就不应该质疑她的忠贞。如果他已经不喜欢她了,那他也应该跟自己说清楚说明白。
不想自己这么多年的感情一直没个结果,就算要结束也要清清楚楚的。
她的青春也真的再耗费不起了,两人的婚姻不能这么样子无限期地拖延下去,是死是活,她要顾晓华给她一个准信,于是德芬决定再去省城,这回是,逼婚。
第18章 顾晓华像逃命似的急匆匆回到了省城。
进宿舍他把行李一丢,倒了杯水,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了个精光。然后手在嘴巴上一抹,终于长长地舒了口气,肩头松懈下来,顺势坐在了床边,双手撑着床沿,双眼无神地盯着脚下的地板出神。
“这农活儿真不是人干的,累死累活像只牲口一样,还是做个工人阶级在城里上班轻松啊,以后能不回去就不回去了,好不容易跳出农门……”顾晓华心中悻悻想着。
虽然生在农村,但爹妈疼姐姐宠,他打小没怎么吃过苦,冷不丁在秧田里一直弯着腰身干个两三天,真正差点要了他老命。
但马上想到自己回村时,村里人看他时那敬畏和羡慕的目光,在城里可没这待遇,顾晓华又得意起来。
身子一歪,翘起个二郎腿仰躺在被子上,双手枕着头,嘴里嘟囔:“还得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啊。”
这个五一节过得很没意思,又累又郁卒。
顾晓华暗自抱怨,自然就想到了爽他约的张娴雅,恨恨地望着天花板自言自语道:“要不是你父亲是厂里的领导,我都懒得搭理你!”
想着那可恨的张娴雅,顾晓华又暗自琢磨开了。
张娴雅于他,实在是根鸡肋,食之无味,却弃之又可惜。
她虽然没有德芬长得漂亮,但因为城里生城里长,人也比德芬白了三分。一白遮百丑啦,倒显得她白净可人。
且老话说的好,人靠衣装马靠鞍。张娴雅平时的衣着打扮就紧跟时代潮流,而她买衣服、化妆品什么的,都舍得花钱,反正有那个条件。这一打扮出来,就耀眼得跟女明星似的。
美中不足的就是,她真的是太过于娇生惯养了。
对他农村人而言,得寒窗苦读十几载才分配到省城里的工作,她家里轻松给她找了好几个,她却还嫌弃。这要是换做德芬,换做是德芬有这好的家庭条件,德芬勤快,人又温柔贤惠,那他和德芬的孩子肯定都已生两三个了。
话说回来,她父母也不能惯着她一辈子,张娴雅的年纪不小了,她总得该要嫁人了吧?
顾晓华既有心攀交张家,就着意从方玲玲那里打听了下,得知张家确实在着急女儿婚事。
可张娴雅父母看中的好几个男人,对方都看不上张娴雅。
“哎,只怪娴雅自己太不争气了,整天不干正事,还铺张挥霍,人家就觉得她不光好吃懒做,时间一长,还都怕养不起她呢。”——这是方玲玲的原话。
再加上她混账、浪荡——男人找情人和找老婆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张娴雅那种,同谁都能暧昧上几分,所以逢场作戏可以,真娶回家做老婆?都摇头呢,怕戴绿帽子。
顾晓华也摇头,“她这种女人,城里男人看不起她。可农村男人,她又看不上,婚姻难啊。”
唯有他这样的,农村飞出来的凤凰,才可能会娶她!
把张娴雅的情况分析得透透的了,顾晓华自觉不说有十成十的把握,但是六成的把握张娴雅迟早还是他的人,目前就只需要一个契机让这一天早点到来。
六成的概率,四舍五入,那也是板上钉钉的了。
顾晓华颇为自信,翘起的二郎腿不觉激动地在空气里晃了几晃,然后就想起了德芬,愤怒起来。
原本五一节回家时他心里还存着愧疚的,愧疚于自己不会跟德芬结婚,笃定德芬迟早要抛弃掉,但毕竟二人青梅竹马,又耽搁了她的青春。但是现在,顾晓华那一点愧疚,已完全被怒火所以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