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发财松了一口气,明月这说得也太吓人了!
就算是心里觉着明月是夸大了,一院子里的人都在心里紧了紧弦,这事绝对不能对人说一个字,爹娘也不成。
等众人不那么紧张了,赵明月又道:“趁着这几个月还有花汁子取,咱们再做几批出来放着。”
“咋,咋还做这吓人的玩意呢?”刘婆子不解。明月都说得这般严重了,不捂紧了带棺材里,咋还要做哦?
赵明月淡定道:“今年做一批,明年做一批,放地窖存好了,后年去府城,我想法子卖了。”
赵发财这会脑子都不会转了,这书读得值啊!明月小小一个,本来就聪明,这读了书更了不得了!
“明月?”慧娘失声道,“后年就可以去府城了?”
别人可能还意识不到明月话里的暗示,她这个做娘的早听明月说过,中了童生就要去府城求学考秀才了!
“应该没问题吧?”赵明月没把话说死。
到时候她学识是没问题的,只时间还早,变数那么多,明年年底的县试,结果没出来前,她也不能先下定论。
这里算虚岁,她明年考童生的时候会算到八岁,李夫子说府城隔两年就有十岁就过童生试的,她也不算太出格。
十四五岁有中秀才的,到时候她以早慧为由,十一岁中秀才也说得过去。
最好在十四五中了举人,之后少年轻狂,能中同进士就省了银子,不能就使些银子,谋个县令的职位,到时候伪造户籍轻而易举。
两三年后,因病请辞,选个山清水秀的地,做个乡绅老爷。
这期间选几个聪明伶俐的孤儿认作义子,或习武,或读书。等他们成长起来,家里有了依靠,又能互相制衡。
到时候“赵明月”病死,自己以“赵明月”夫人的身份出现,以后悠哉悠哉做老祖宗。
赵明月对未来的规划清晰明了,现在苦几年,往后就轻省啦。
现代初中、高中的孩子想要考个好学校,不也从早到晚埋头苦学。真要说起来,自己现在每天学的时间还没那么长呢。
“明月你别勉强自己,还有娘在呢。”慧娘眼里含泪,她的明月哟,这么大点,都要操心两年后的事了......
母女两个说着旁人听不懂的话,这会大金大银他们也回个神来了。明月说不能说给别人知道,那就谁都不说就是了;明月说继续做香皂,那就继续做好了。
几个大的互相对着眼神,一会得继续吓唬吓唬几个小的,可别嘴上没把门,把这事秃噜出去了。
再做香皂的时候,大家都下意识的不去想自己搅拌的是啥。反正明月拿出来,让搅成糊糊,他们就只管搅就成了。
大伙都知道里头肯定是放了油,至于还放了哪些,都不去探究。
明月给了自家做草纸的方子,姑姑做包子馒头的法子也没瞒着大家,再去寻思做香皂的方子,那就是忘恩负义的白眼狼了。
再说了,这东西还得明月想法子到府城卖,他们做来干啥?家里要是知道他们拿猪油来霍霍,不得大笤帚追着打?
赵发财和刘婆子这会也不害怕了,既然明月说这东西以后要往府城去卖,就说明这玩意本身没啥问题。至于是啥原因不能现在卖,也不能说出去,他们想不明白就不想了呗。
明月是读书人,比自己聪明多了!
做香皂要用到大量的猪油和鲜花,鲜花可以说是家里女娃们喜欢,长在野外的,也没人会在意。
猪油要是天天大量的买,那可就不行了。
不说有时候买不到,县里就一家卖肉的,自家做包子天天去买,早熟了,突然就大量买猪油,人不奇怪啊?
又不是啥大户人家,屋子都是赁的,咋舍得天天吃那许多的油?日子不过了?
家里菜肉多是赵发财和刘婆子去买,赵明月只跟她外祖父说了,咱家买猪油得慢慢的来,隔断时间往上加点。
赵发财现在对赵明月是言听计从。至于刘婆子?慧娘和赵明月不跟她说要买,她是绝对不会买的。
后来再做的香皂家里人也都不用了,一是这东西用了不少油的,金贵,舍不得用;二是听赵明月说的怕了,万一被人看见了,自己咋说?
肯定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平白惹人心疑。
大银几个女娃现在也能安心在县城住下了,能帮着做值钱的香皂,她们在这也不算是吃白饭。
每天下午几人轮流上机,新手织得慢,要不是姑姑每天只织两个时辰,她们还怕耽误姑姑挣钱。
每天的吃食姑姑都要补贴良多,活计又少,织机怎么用现在也会了个大概,都不好意思继续待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