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小食肆(105)

作者:乐乐大王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此时,皇后笑的极为轻松,李玄度将她的一块心病祛除,自然倍感轻松。

“殿下,臣还有一事。”

李玄度离座,回到殿中央,跪地施礼。

“靖王莫要客气,有事直说便是。”

皇后温声回道,并示意李玄度免礼。

李玄度并未从地上起来,依然跪着,他直起身来,诚恳地说道:

“《氏族志》打破了士族门第,寒门得幸出人头地。士族联姻也待大破。前朝宰相为子求五姓女,求而不得,从《氏族志》到禁婚家,先皇已做了表率。”

李玄度跪地扣首,后郑重说道:

“殿下,臣心悦乔昭,有意求娶。臣愿做打破士族联姻的先驱,请殿下成全!”

话说到此处,皇后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靖王对我朝忠心耿耿,无论在漠北,还是在千牛卫,此次去蜀地,办事得力,圣上更是大加赞赏。”

“身为天子臣,这都是为臣的本分。”

“靖王过谦,乔昭之事,我自有安排。靖王可放心回去。”

得到皇后的答复,李玄度再次扣首。

迈出殿门,李玄度心知皇后已经答应帮忙说服圣上,心情大好,脚步也轻快了起来。

本想先回靖王府,李玄度策马进了开化坊,却从王府门前径直骑过,直奔了乔昭食肆。

李玄度已经迫不及待要与乔昭分享喜悦了。

第59章 惊险朝堂事

大殿之上, 皇帝端坐龙椅之上。

龙椅之后,摆着一面六扇的屏风,上面绣着飞龙走凤, 栩栩如生。

随着宫人的一声“上朝”,今日的政事便开始了。

群臣按着往常的次序, 逐一向皇帝禀报各处的事务。

皇帝有时点头认可, 有时出口询问, 有时又威严斥责。

随着今日的朝堂政事接近尾声, 众臣归位站立,只等待宫人那句“散朝”,便鱼贯而出。

但入耳的却不是这句“散朝”, 而是“臣有一事启奏”。

众臣抬头望向声音的来源。

是赵国公。

“圣上,臣有一事启奏。”

“国公请讲。”

皇帝声音淡淡, 语气却又有些不同以往。

“博陵崔氏有女,刚刚及笄, 德性温淑, 仪容绝世, 柳絮才高。”

赵国公不紧不慢地说道。

“崔氏族兄乃臣妻一远亲, 前些日来府内探亲,说起此事,崔氏女尚未婚配, 靖王妃也尚未定下, 靖王英姿伟岸,文武双绝, 臣觉崔氏女与靖王甚是般配。”

大殿之内, 空气骤然安静,除了赵国公与李玄度, 其余人都垂下头,大气也不敢出。

“崔氏女,来自博陵崔氏最为显赫的博陵大房,乃嫡出长女。”

赵国公的声音再次响起,“崔氏一族,自汉以来,世出美才,世禅雕龙,家风即文风,天下推其为士族之冠。”

“靖王贵为皇室宗亲,与士族英流结合乃顺理成章。臣斗胆牵线,望圣上成全。”

说完,赵国公不顾他年老体弱,便跪地向龙椅上的皇帝,行了大礼。

这时,虽然无人说话,但所有人的内心全在嘀咕。

还有胆大的,偷瞄了一下李玄度站立的方向,只见他依旧目视前方,神色淡然,似乎这事与他无关,他亦没有作出答复的意思。

其实,方才在赵国公刚才提到崔氏乃世家大族,溢美之词不胜言表之时,李玄度早已观察到皇帝身后屏风的异动。

虽然那丝异动十分轻微,但还是被敏锐的李玄度捕捉到了。

那屏风后,必定有人,是谁,李玄度心里似乎也有了答案。

看到朝臣一片寂静,李玄度也没有任何表态 皇帝轻咳一声。

“国公请起,有劳国公惦念皇族宗亲,惦念靖王婚事,对靖王乃是厚爱。”

皇帝声音顿了顿,“此事,尚需从长计议,国公的提议,朕自会考虑。”

皇帝侧目看了看身旁的宫人,宫人立刻会意,拂尘往臂上一搭,便走下台来到赵国公的身旁。

赵国公再次叩谢了皇帝,才在宫人的搀扶下慢慢站了起来,低声谢了一句宫人。

此人乃是皇帝身边的贴身近侍,皇帝安排他下来搀扶赵国公,算是给足了面子。

本来这种提亲也只是提到为止,皇室宗亲的亲事,过程复杂,不是一来一回,几句话便可解决的。

众人原以为,事情到此,便是结束了,又做好了鱼贯而出的准备。

“圣上。”

谁知,刚刚站稳的赵国公,又开了口。

“先帝之托,言犹在耳。皇室宜配世家之女,天下望族之女才能正家风、立门庭。”

赵国公当年乃是先帝的肱股之臣,先帝仙去之时,皇帝尚年幼,先帝托孤,将皇帝与前皇后一并托付给赵国公。

开始,赵国公谆谆教诲,扶持年幼的皇帝处理朝政。

上一篇:殿下暗恋日常下一篇:玲珑匠心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