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仝若画漫画的第三年,第一年他在社交平台画短篇漫画,第二年他和一个漫画平台签约,第三年,也就是今年,他的第二篇长篇作品完结。
戈云翰不懂漫画,更不懂BL漫画,他点开那个漫画平台完全是为了仝若。他最后一次看那部作品的订阅量是3万多,这种成绩在那个漫画平台并不算太出色,充其量只能说是平庸,但看评论口碑还不错。
戈云翰会暗暗花时间帮仝若分析订阅不能更上一层楼的原因,他的结论是作品本身不错,但情节过于慢热,很容易在前几章流失读者,但也因为缓慢推进剧情这点而获得了一批粘性极强的粉丝。虽然目前成绩不算太好,但仝若完全不必着急,大可慢慢探索路线,厚积薄发,早晚能收获更好的成绩。
但……仝若是这样想的吗?
多年来仝若一直被迫接受“必须成功”的思想,平庸在仝若看来必定是难以接受的,所以这段时间仝若情绪低落的原因很可能是作品表现平庸所致。
想至此,戈云翰话锋一转,对仝若说道:“其实成功是一门玄学。”
仝若看向戈云翰,眼里透出的疑惑仿佛在询问戈云翰为什么突然把话题转到了这里?
戈云翰没有急于解释,而是继续自己的话题说:“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协作的结果。先天的天分,后天的努力,对目标的信念,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还有谁都无法掌控,却也最重要的运气,这些因素作用到一起,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仝若听到戈云翰所讲,虽然不明白戈云翰为什么说这个,但他觉得有理,便点了点头。
戈云翰接着说:“像我自己,我不能说成功,但相比于同龄人算是取得了一点小成绩,我取得的这点成绩,绝不仅仅靠努力,更重要的是我有一个好平台。我进公司的第一天就可以空降成为中层,而比我努力得多的人可能一辈子也只能止步于中层。我的运气也不错,这些年公司的几次大动作我都压对了,而我认识的那些二代、三代,经过这些年的折腾,有好几个已经把家底全败光了。”
仝若聚精会神听着,从没人和他说过这样的话,他不由自主随着戈云翰的话走。
“回到我的观点:成功是玄学。即使天时地利人和一应俱全,也只是有了成功的可能。人生中很多东西都像沙子,你不去捧,就不是你的,但你握得太紧,反而会从指缝中流走。”
戈云翰这话是对仝若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他太想抓住仝若了,所以当年他的所作所为给了仝若太大压力,致使他差点失去他,所以后来他不再给仝若任何压力。他想留住仝若,就不能握仝若太紧,他要给他自由,让他自己去跨越心魔。他能做的,唯有帮仝若梳理思路。
戈云翰以温柔却不失理智的语气说:“最近你的漫画完结了,你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别人也许不知道,但我都看在眼里。或许最终的成绩没有达到你的预期,但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尤其是跟艺术沾边的东西,你作品的优劣和市场的认可很可能不成正比,现实中有太多这样的例子,无论是文学作品、书画艺术、影视歌舞,真正好的作品不一定能得到市场认可,反之市场认可的东西不一定好。”
“换个角度来看,所谓成功真的就是得到市场认可,或者说得到别人认可吗?也许自己认可更重要,只要你自己认可自己,就已经实现了一种成功。”
“再退一步讲,人真的必须成功吗?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本来就是极短的历程,排除身外之物,对我们真正重要的东西其实是极少的,何必要被所谓的成功束缚?我觉得一生平庸也没什么。”戈云翰温和一笑,“平庸换言之也可说是平静,不争不抢,不为外物所动,是一种只专注于自我的平和状态。比如你的画,即使平平无奇又有什么关系?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你依旧可以开心,可以快乐,可以享受画画的过程。”
随着戈云翰话语的推进,常晴的眼神越来越迷茫。
是这样的吗?
不……不对,看似合理的句子,却有很多问题。
爸爸说只有庸人才甘于平庸,甘于平庸是思想的彻底堕落,所有的成功者无一例外痛恨平庸,更绝不会把自己陷入平庸的泥淖。成功是一条披荆斩棘的道路,要跨越危难永远心向巅峰,要踩着无数平庸之辈的“尸骨”踽踽前行,要不死不休永不言放弃……可戈云翰为什么要说平庸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常晴闪烁的眼睛里蒙上了一层水雾,他眼瞳微颤,思绪纷乱,心魂颤摇。爸爸的话像一道道符咒般飞入他的大脑,那些或是完整,或是支离破碎的句子在他眼前不断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