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主编。”问到这里, 张怡然知道没有必要再聊下去了,他假大空那一套又上来了。
边思考着选题,她出了主编办公室往自己的座位走去,一路上听到体育版的同事小声议论着:“围脖又夹词条了。”“真不懂,这种事只会捂嘴吗?”“就是啊,有毛病吧。”
张怡然被她们的谈话勾起兴致,走过去顺道问了一句:“什么事情又夹了啊?”
“就是那个女孩被一个男的拖到花坛扒了衣服的事儿啊,你没看到吗?”
“没,又是秒夹?”张怡然对此也有些无语,社会新闻不是实际发生的事吗?从新闻的角度来说,及时、真实地报道社会事件,本来就是新闻的重要目的。这有什么好屏蔽吗?
但是很快,她又想到自己和同事们被无数次打回的“价值观有偏差”的稿件,不由得苦笑起来。
“是啊,这种词条我现在都不用细看,就知道肯定活不过五分钟。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女人受害的事情完全不许说是不是?女人不配活着?”
同事的声音有些大,周围不少同事都应声从电脑里抬起头来往这边看。没等张怡然提醒她小声点,娱乐版的一个同事走了过来,撇了撇嘴不屑道:“这也能打拳啊?发布不实消息撤稿不是很正常?你连这都不知道,亏你是做新闻的。”
本来张怡然没有往性|别对立的方向去想,只觉得围脖这样的做法确实让人无奈。但这句话实在太难听了,让她一把火窜到了头顶。
她正要开口,脾气火爆的同事先她一步急了,对着已经走了一段路的娱乐版同事阴阳怪气起来:“那你离我远点,我怕针把我拳套扎漏。”
不少女生听了这话捂着嘴笑了起来,更有不拘小节的朝她鼓起掌。被她羞辱的脸色泛红的男人回头瞪了她一眼,自己讨了个没趣,灰溜溜地加快了脚步逃开了。
虽然这话在工作场合听起来有些粗鄙,但张怡然看爽了,默默朝同事比了个大拇指就回工位了。
这一转头,她突然就想到了这次专题稿件的主题,何不专注于女性受害者们,针对她们在媒体中传播的特点和形象,做一次深度梳理和分析呢。
近年来,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和女性维权意识的提升,关于女性被害的报道越来越多。单从传播的角度,这不能说不是一件好事。一方面,舆论的关注能够推动事件被更加快速、公正地解决,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女性的防备心,为减少同类侵害事件的发生提供助力。
可是,那些新闻报道的标题和重点却总是会让人很不舒服,避重就轻、混淆事实已经成为了常态,而且,部分评论者对于受害人的恶意也让人心惊。
即便最近越来越多的女性觉醒起来,但依然很难扭转所有的局面。张怡然想,她应该为此做点什么。
晚上回家坐在电脑前,张怡然轻而易举地就找到了各种受害者为女性的、典型的社会案件:搭讪女性不成将其残忍杀害的、长期家暴致女性死亡的、为骗取大额保险金而谋杀妻子的、男子起诉索回恋爱期间赠礼不成怒杀前女友的、男同|性恋群体骗婚留子去母的……一桩一件,在漫长的时间中变成了一篇篇的报道和一条条评论,在屏幕上黑压压的一片,极压抑。
张怡然看得心惊。在这些案件中,女性好像已经不是人了,而是钱财、生育资源和维持男人自尊的虚荣心。
心无旁骛地加班到半夜一点,她终于初步收集好资料,并以案件为单位做好了资料归类。在确定好第一个研究的案件后,她大致了解了下案件经过,就关上电脑上了床。
那是一桩杀人案,发生在原本应该青春欢乐的校园里。张怡然躺在床上,大脑不自觉地回想。
案件的罪犯和受害人并没有实质性的纠纷。女生在学校失踪三天,室友终于报警。最终调查出她是被同系男学生所杀,起因是因为男生和女生表白,被女生当众直接拒绝。男生因此怀恨在心,于是夜里将女生骗出,将其残忍杀害。
正唏嘘着,恍惚间,张怡然眼前一黑,就这样没了知觉。
。
“答应他!答应他!”
“卧槽,兄弟勇啊!亲一个!亲一个!”
“上啊,成了直接拉去酒店本垒打!”
操场西北角围着一圈都是人,正中站着一个女生,白裙黑发,在傍晚的风中显得温柔又飘然。
她对面是捧着花的男生,此刻正紧张地推着眼镜,脸色被花映的全红了,眼睛里面满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