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训鹰系统安天下(136)

作者:可不可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皇帝正对儿子日思夜想,一听侍卫传讯,喜极而泣,跑出宫门迎接。

李芫麾见年迈的父皇快步跑来,着实吓了一跳,皇帝不曾纡尊降贵,现在竟亲自相迎,可见此次变故,真是伤了父皇的心,李芫麾跪在地上,不敢起身。

皇帝将儿子扶起来,挽过肩膀,和颜悦色:“芫麾啊,来,朕要同你说件事。”

李芫麾身后的三百骑兵见到这久违的一幕,粲然而笑,他们在洛水旁吃马肉的时候,就对太子被禁足一事略有耳闻,如今看到皇帝的态度,更是笃定了废太子之事,他们戍守宫外,私下里击掌相庆,心照不宣。

皇帝将儿子带到殿内,吩咐侍者们都退出去,随后握紧儿子的手,酝酿了一阵子,轻声道:“芫麾啊,天下为大,百姓为重,道法礼乐,都是为民谋福,如今太子企而不立,跨而不行,不知轻则失根,躁则失君,朕忧心把江山社稷传给他,他不能很好地治理,所以朕想让你亲自出兵平叛,归来后,朕立你为太子。”

李芫麾心中大惊,面色上却不敢过分显露,他透过父皇沧桑而忧愁的面庞,看到了父皇心中的疲惫和无力。

“芫麾,朕不能像隋文帝那样去杀害自己的儿子,所以,朕打算将太子降为蜀王,蜀地兵力薄弱,如果他以后能效忠于你,你也要保全他的性命,如果他不肯,你捉拿他也容易得多。”

听完父皇的一席话,李芫麾浑身的血液直冲颅顶,心潮如沸水一样滚烫,他跪地叩首,双眸盈泽,声音自丹田而出,四平八稳,势如洪钟:

“儿臣领命!谢父皇隆恩!”

从父皇的寝殿出来后,李芫麾重整人马,准备次日启程,不料子时,宫门外起了喧嚷,车辙声隐隐辚辚,他透过窗户,见一众东宫的官员们驾马而来,要在皇帝面前负荆请罪,太子也在其中,还在腿上拴了百斤重的铁链,一步步跪到门口,直到膝盖磨得血肉模糊,才停下来,趴在殿外大喊:“父皇手下留情,儿臣知错了!”

太子磕头,磕得极其响亮,声声沉底,就像延州的投石车。

李芫麾抱着胳膊,立在窗前,静静观望,想着下次与戎沧人交战,或许不用滚石的威力,只需太子的几个响头,就能把那群“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番兵吓跑。

后宫的妃子们也携儿带女,在张婕妤的利诱下,跪在殿外哭诉,乞求皇帝网开一面。

宰相元瞻立在后头,环顾四周的殿宇,似乎在寻找某人的身影,他绕着宫墙踱来踱去,一双鹰眼来回探视,突然,他将视线定格在李芫麾居住的偏殿,在树丛的掩映下,他能隐约觉察到,窗扇之后有一道明亮迅捷的目光。

李芫麾直勾勾地对视回去,他见元瞻眉头微挑,瞬间加快了步伐,朝偏殿走来,他转过身子,从窗前挪开。

元瞻赶到偏殿时,见殿门大开,里面空无一人,墙外一阵凌乱的马蹄声,他扫了一眼墙垣,预估着高度,往后退了几步,助跑上前,“噌”一下跳起来,踩着坑洼处向上攀爬,直到跨坐在山墙上,才看清远处的队伍,约有百来人,身着戎沧服饰,手持奇形怪状的铁器。

这秦王,为何带着戎沧人的队伍?

元瞻正纳闷,忽而一支飞箭射过来,直直地插进了他的幞头,他大叫一声,从墙上跌落。

一把老骨头经不起折腾,这一摔,直接残了半条腿,太医诊治时,元瞻的脑袋还在嗡嗡作响,稀里糊涂地追问:“我的脑袋安在?”

太医一边摸着元瞻皮下的断骨,一边安慰:“在,在……”

皇帝在大殿里端坐了好几个时辰,一点也看不进去手里的文卷,他纠结着要如何给太子定罪,内侍勤快地跑出跑进,给他通传着殿外的“盛况”。

“启禀陛下,右相刚刚摔断了腿,卧床不起。”

“回陛下,太子的头已经磕破了,失血过多,现在昏迷不醒。”

“陛,陛下……婕妤痛哭过度,两只眼睛暂时失明了。”

皇帝抚住额头,把手里的文卷扔到案几上,“婕妤从未为了朕,哭到双目失明的地步,一个太子,就能让她豁出命去……”

内侍听出了皇帝话里的意思,急忙找补:“婕妤近日身体不好,迎风落泪,经常看不清东西,太医说,婕妤是思念过度,陛下一直在外游幸,婕妤苦守宫中,每每向奴才问话,都是将陛下挂念在嘴边。”

皇帝闭上眼,梳理着心头的思绪。

后半夜,殿外的哭啼声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的鼾声,求情的人多半喊得口干舌燥,背对背靠在一起,睡了过去。

翌日一早,元瞻一瘸一拐地拄着木杖,立在殿外求见,经过昨夜的拉锯战,皇帝对太子的态度有所缓和,但一时仍找不到合适的理由为太子开罪,元瞻的出现恰逢其时,皇帝一挥手,给了元瞻一次陈情的机会。

上一篇:如玉下一篇:王爷他“茶”香四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