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U-第二季+番外(53)

“好,快去。”

他这一去,就是一整天找不到人。

杨朔这天心情不太好,在安宁病房送走了一个孩子,他没回PICU,坐在浅山的小亭子里摆弄手机,看穆之南发来的照片,有山有水,惬意的很。他发了段语音过去说想他,没回复,大概是在开车。

他看到亭子檐角半遮半掩的阳光,勾勒出一条很美的曲线,晴朗天光下的竹林,原本只是一小块地方,这些年已经长满了山坡,原本露在外面的长滑梯,也变成了一条林中捷径,很有趣,他自己甚至都想要偷偷玩一下。

在越发明亮的日光下,杨朔深吸一口气,又重重地呼出来,给自己以心理安慰说遗憾总是有的,无能为力也时常发生,该离开浅山,向前走了。

耳边一直传来断断续续的吱吱扭扭声,像是某种金属和其他物体接触挤碰,不刺耳,却让他有点烦躁,他绕过竹林,找到了声音的来源,一个接近三百个月大的孩子在荡秋千。

“李同学,你这个体格真的不适合坐这儿。”

李靖是个一米八五的高个儿,身材魁梧又挺拔,和他的名字很相配,平时站在穆之南身后,像他和杨亚桐的保镖,此时这位大神垂着头,一点气势都没有,虚弱地喊了一声“小杨主任”。

“怎么了这是?”

“我爸昨天脑出血,做了手术,现在在ICU。”

“啊?不好意思啊我不知道,你想待这儿就待这儿吧我开玩笑呢。”

“没事的,小杨主任,我也实在不知道该去哪了,这是我第一次当病人家属,我不知道该做什么。”

杨朔想了想:“进了ICU和PICU是一样的,规定时间探视,其他时候就是等,等一个沉默的好消息。”

“什么意思?”

“如果ICU一直不打电话给你,那就是好消息,过几天可能就转出去回到普通病房了。”

“哦。”他过分敏感地又把手机拿出来点亮,左滑右滑,“提心吊胆等着,真是难受啊。”

“那你,想不想找点事儿做?”

“做什么?”

“跟我去会诊,小儿内科召唤我,我去看看,一起?”

“好。”

小儿内科收治了一位因为发热胸痛入院的13岁女孩,有过溃疡性结肠炎病史,三天前开始断断续续低热干咳,因为左胸疼痛来医院就诊,主诉呼吸和咳嗽的时候有刺痛。入院后做了一系列检查,心脏是正常的,肺部CT显示多发结节。

杨朔看完病历,做了查体,只问了两句,“有没有哮喘”,“有没有鼻窦炎之类”,得到“以前有过”的答复,他说:“基本可以确诊EGPA,也可以做肺结节活检,再排除一下其他疾病,也应该能观察到血管外嗜酸性粒细胞。”

离开小儿内科,李靖问:“小杨主任,您就这么雷厉风行地……诊断了?”

“不然呢,还要坐下喝杯咖啡再走?”

“不是,感觉这个病还蛮复杂的,怎么到您这儿,显得那么轻松?”

“你觉得我在故意装逼?”

李靖赶紧摇头。

“他们检查做得挺充分的,喊我过去也就是帮忙确认一下。那你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啊?”李靖没想到这种时刻还要被提问。

“EGPA的诊断标准。”杨朔显然没打算让他轻松过关。

李靖心说本来就不怎么会,把它变成英文简称也毫无帮助啊。此时他特别想念他的学霸好兄弟杨亚桐,如果他在,一定会抢答。

杨朔笑了笑:“诊断标准有六条,她占了四条,如果肺结节活检做了,就可以确诊。我知道你现在心情很差,跟你开个玩笑不是真的提问。怎么样,刚才注意力有没有分散一点?”

李靖长舒一口气:“传说中的玉树临风大魔王还真挺吓人的,就您刚才提问那个眼神,我感觉毕不了业了。”

“哈哈逗你呢,走吧,三点多了,一起去ICU看看你爸。”

李靖跟在他身边,想刚才那个女孩的病不是很常见,每个人出现的症状都不尽相同,杨朔的思维模式并不是从本专业范畴中的某一个点向外延伸,而是从全科的角度下综合诊断。他感觉这位小杨主任的大脑里藏了一个文献检索系统,越看越觉得自己学了五六年,都没有学到他的皮毛,也难怪他每周的疑难病专科门诊一号难求。

ICU的门口等了很多人,李靖的继母和父亲的秘书都在,简单寒暄过后,李靖被他们赶去工作,不得已跟着杨朔走了。

“所以你是个富二代对吧?”杨朔问。

李靖犹豫了一下:“家里算有点钱,但也没有特别富裕到钱多得花不完。”

“可能你的标准和我的标准不一样,你那一辆大摩托,是不是比咱们停车场里很多汽车还贵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