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河复玉关+番外(48)

作者:我醉卿且去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刘小临附和道:“她愿意我就愿意。”

两日后,杜松生陪着刘家四口人去了禾州城,一进育善局,就有一位年约六旬的瘦削老者迎上前来,得知这几人是来领孩子的,那老者顿时喜笑颜开。

他将人带进厅里,仔细询问后,走到外边叫来这里的一名乳母,“桂花嫂,咱们这儿可有未满两周岁的幼儿?”

那乳母想了想,说:“这样的孩子咱这儿就一个,去年被搁在门口的,大冬天的,刚生下来就扔了,不知是谁家这么丧良心。”

老者挥挥手,再让她说下去就没完没了了,“那就抱过来吧,人家在里边等着呢。”

几个人站在桂花嫂旁边,刘方媳妇发现襁褓中孩子的眉眼生得甚是秀气,那孩子也不怕生,一直对着郑安慈咧嘴笑,郑安慈朝他伸过去一根手指,他握住摇了摇,然后收回小手,打了个哈欠。

刘小临看着喜欢,他小声问郑安慈:“行么?”

郑安慈点点头,将孩子从桂花嫂怀里接过来。

几人又在厅里等了一阵,先前那名老者拿着文书走进来说道:“咱们还得去趟官府将这孩子的户籍落下,此事便成了。”

刘方笑说:“那走吧。”

甘州 圬城

黎遥君回到营帐内,拍净肩上的雪,坐在床榻上撕开手中的信封,将信取出展平。

阿君:

今日我与爹娘和安慈去了禾州城,同阿生家借的马车,卓青驾车还是一如往常那样稳,阿生还怕颠着爹娘,让他慢些。

这次去是为着领个孩子回来,成亲三年都没怀上,我娘心焦,安慈心里也难受,便去了育善局,也算有个后。其实我倒是不在意的,有没有儿子不那么紧要,有安慈在身边,我便满足了。

去官府落户籍时,他们问起孩子的名字,我和安慈琢磨了半天没有头绪,原想着叫阿生帮着出出主意,可他却说,自己的孩子要自己取名字才好。我书读得少,除了当年咱们在学堂学的那些,也没太读过旁的文籍,想想有些后悔,小时候在阿生家怎的就光看了那些志怪小说。

冥思苦想了许久,总算是想到一个尚且好听的,玉城。

阿君,你又多了一个侄子了。

待他长大,我得让你教他些拳脚功夫,男孩子总要会点这些,也能保护父母妻儿。

这封信送到甘州之日,想必已入了冬了,你记得多穿些,信里那张补气血的方子你收好,得空了去城里的医馆抓上两副,莫要忘了。

黎遥君拨开信封,拿出被自己落下的那张方子看了看,与信折在一起塞回去,转头翻出一个木盒,里面是十年来攒下的厚厚的一摞书信,加上这一封,粗略数了数,大致有三十多封。

双手撑在身后,她闭上眼睛,刘玉城么?笑了笑,还真是难为小临了。

第22章

顺元三十一年

范老爷和范侯正在家中喝着茶,门房小厮匆匆跑到他们面前慌张道:“老爷,衙门来人了。”

未待他回神,一众官差疾步走来,“你二人可是范运德与范侯?” 余捕头问道。

范侯愣了一愣,从石凳上站起身,“是,官爷……”

“拿下!”

四名官差立时上前把父子俩按在地上,将其双手套上镣铐。

“官爷!官爷这是为何啊?”范老爷跪在范侯身边,肩膀被压得几乎抬不起头来。

余捕头并未回答,向那四名捕快说道:“将此二人押送回衙,等候发落。”

汋州城内,倪府家丁应声打开大门,“官爷有何事?” 管家上前问道。

带头的黑衣男子举起手中腰牌:“刑部两江清吏司,廖谦。”他放下腰牌,问道:“倪大人现下可在府中?”

“官爷稍等片刻。”

倪峭自书房走到前院,“这是……?”

廖谦向其作揖道:“有件案子涉及汋州,劳烦倪大人随我等回去调查。”

倪峭的眼睛转了转,向管家说道:“你照顾好府里,叫夫人不要担忧,我去去便回。”

“是,老爷。”

京城这边,邓有福生拉硬拽地带着妻儿连夜驾车从赵府离去,菊娘几次追问他为何要离开赵府,他都不曾回答,只顾闷头赶车。

前两日邓有福让她赶紧收拾好行装准备随他回老家,还嘱咐她不要对任何人说起,菊娘就觉得奇怪,再加上这一路上问他什么都不肯说,她总感觉这心里慌得紧。

行至邘州与开州交界,三人在路边的茶水摊暂停歇脚,邓有福走到一张小木桌前坐下,招呼店家上了三碗茶。

休息的工夫,旁边一桌来了几个脚夫,几人一边吃着干粮一边议论道:“听说了吗?今科那震惊朝野的秋闱舞弊案。”

上一篇:魔与神下一篇:渣女攻略指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