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成?”柳池有些疑惑地问道。
他对于这些事情确实是一窍不通的。
“粮食从国内运到前线上,运粮路上还要人吃马嚼, 还有一些必不可少的损耗,经手那些官员还要层层克扣,所以实际运到军队中的粮食并没有上路时那么多, 那些将领也明白这事, ”张明听也不在意他不懂,慢悠悠地解释道, “所以将领在报粮需的时候也会故意尽可能多报。”
“本官在安排真正调给各支队伍的粮食数量的时候, 就需要在他们报上来的数字上,打一个折扣。”
既不能给的太少,让士兵吃不上饭, 又不能给得太多, 毕竟军粮征发也极为困难,并且给多了, 更会激起经手官员的贪心,想着多克扣一点也没有关系。
其中需要把握的度量, 也就只有像他这种混迹多年对各方事务把控极为精准的老油条, 才能轻易拿捏了。
“一般是几成?”柳池眨了眨眼睛, 问道。
“像是那种不要紧的、没什么战事只是驻扎的队伍, 缺粮的时候能给五成就可以, 像是武威军这种主力军,一般就是七成……”张明听看向柳池,问道,“您的意思是,霍将军那边给到几成?”
柳池这回懂了。
然后他一脸认真地问道:“十成,行不行?”
张明听当时一口气卡在嗓子眼。
“你没听懂我刚才说的?”他问道。
“听懂了,”柳池点点头,表情还是那么认真,“所以十成行不行?”
张明听觉得他没懂。
“你的意思是,要多少给多少?”
“嗯,要多少给多少,可以吗?”
张明听的表情就严肃下来。
柳池坐在椅子上,看着他沉吟半晌,终于才慢慢地点了点头。
“可以给十成,但是我能保证是在粮食不紧缺的时候,”张明听缓缓道,“到了缺粮的时候,必然是要下调的,不可能一直供应十成的粮食给他。”
“这倒不是说睿王党没有这个底蕴权力,说实话霍将军现在手底下的兵也不过两万,比起几十万大军的调度,算不得多少,而是各个部队都吃不上饭的时候,再给他们这么多,就不合适了。”
“这样就可以了。”柳池点点头。
随后他又有些犹豫地问道:“这对于军粮调动没有什么影响吧?”
张明听没答话,只是看了他一眼。
那眼神里有种“你以为你是在跟谁说话”的不屑。
“我只怕你这种态度传递给霍将军那边后,他们会不知收敛地报需。”
“不会的。”柳池下意识地反驳道,然后在对上张明听的眼神之后又立刻补充了一句,“要是他们真这么做,张大人你到时候也就不必给。”
“这可是你自己说的。”张明听这才垂下眼睛,慢吞吞地道。
柳池暗骂一句老油条,非得要自己给他保证这么一句才肯放心办事。
不过柳池在这老头面前总感觉自己有些抬不起头来,也没多废话,看张明听端茶喝了一口,知道他也是送客的意思,便默默地起身出去了。
半月后。
“李大人。”
“王大人。”负责接手转运这一批粮食的李姓官员打眼一望,便觉得这次的粮车似乎尤其不同,他指了指,问道,“这是要送到哪里去的?”
“您指的那些,是要送到霍宗青霍将军那边的,”李大人笑了笑,“王大人,下官先提醒您一句,上面贴了条子的那些,是万万动不得的,上面的人都盯着呢。”
“睿王殿下现在刚掌权户部不久,正是想提拔手下人的时候,就等着谁给腾出位子来呢,王大人您可千万管好自己的手,如若不然……”
这一批贴着条子的粮食运到霍宗青队伍驻扎地方的时候,那规模甚至吓了他一跳。
但凡懂一点的,都能看得出来这批粮食好像超乎寻常的多。
粮官验收过后,也是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只不过他没有在外面说什么。
回到帐子里之后,粮官才凑上来,小声道:“将军,这一次的粮食,好像是足额给的。”
霍宗青眨了下眼睛,没做声。
“下官瞧见,送来咱们这边的粮车上,都专门贴着条子呢。”
霍宗青就彻底明白了,这是睿王在明着偏袒他呢。
不过霍宗青觉得又不太像是睿王的手笔,因为给十成实在是太多,给八成就已经很能稳固彼此的关系,向外传递“霍宗青是睿王党嫡系”的信息了,给十成反而有种……“你要多少我给多少”的说不出来的……溺爱感。
霍宗青下意识地想到了柳池。
他的直觉相当大声地告诉他这件事的背后操作者是柳池。
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他抿了抿嘴唇,已经分开了将近三个月,柳池一封信也没有给他递过,当然他也没有给柳池写过信,每天的日晒风尘像是把他的过去和感情一齐都模糊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