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这样大族人家,不思国家社稷,只懂得斗狠争宠,可见其悲哀之处。
女子既然能养家,便不会只有嫁人求生这一条路。天下应当由更多读书知礼的女子,长久下去,这样糊涂之人才会越来越少。
故而从此以后,凡氏族人家,女秀才有三者,减免全族一半税收,十人者,十年内全免。
凡是大族人家,全族之人就不下百人。南方的大族更不乏成千上万的。全族减免税收,其数量之庞大不可估量。
不过相应的,秀才可不是容易考的,就算是男子,一千个童生里能考上秀才的也不足两人,何况好些人童生都上不去。一个大县每年也就出个三四十个秀才,能拿出十个秀才的,除了数百年积累的名门望族,举国上下也没几个的。
何况女子。
但有这样一句话,女子学堂又能以工钱偿还学费。那么百姓们送女子上学的原因里头就又能添上一笔。那些嫉妒的族人也会盼着分一杯羹,不再用酸话拦着。
元岫就是这样尝试着试探着,一点点找出最好的那一条路,哪怕用了她许多的心血也值得。
元臻近几年沉迷出国,一年到头至少半年不再大夏的国土。又因她所到之处总会做成一笔大单子,给当地带来莫大的收益,她到了那里都备受吹捧。很少吃过亏。
难得人一回京城就进了宫陪元岫。
“前两日伯阳才念叨着想你,你今儿就来了,可见背后是不能说人的。”元岫将这三妹妹从头看到尾。
常年奔波,皮肤不似京中姑娘那般白,可五官随着年龄愈发精巧,已然是个名动京城的大美人。
元臻本就是他们姐妹中容貌最好的,真是每次瞧见好像都美几分。
“这话说得我明儿可不敢来了。”
元岫瞥了她一眼,冷笑:“我看是被你府里的那几个拌住了,哪里还记得我是谁。”
自打离开了元岫视线,也不知解了元臻哪里的禁锢。短短三年,她自己府里就养了几个面首。这还不算,外头还有风流债穿进元岫的耳朵里。
听见的风言风语,比见到元臻本人的次数还多。
“天地良心,我可是家都没回就来看姐姐了。姐姐连句体己话都不说,挤兑起人了。”
元臻哼了一声,姐妹俩相视一笑。
出国几年,倒是愈发淘气了。
伯阳想三姨妈了,腻着三姨妈不肯走,元岫也准备了精致点心,一块吃着聊着。
“对了,伍县主给了我封信。这些年我跟她也不走动,还不知她是怎样个境遇。”
元臻习惯了万花丛中过,就愈发瞧不上着为了情爱连自己是谁都不记得的人,这三年都没接触过。
只是不明白困在深宅的伍令萱是怎么想起他来的。
元岫接过了信,拧着眉:“我也不大来往了。上次听说,好像是怀第四胎了。”
第81章 伍令萱醒悟
◎哎嘿◎
若不是元臻提起, 元岫都快忘了伍令萱。
自从感受到她身上那近乎病态的执念后,元岫就不大与她来往了。有时候她会过来求个恩典,只要不过分, 元岫都应允了。
只是那包家向来不是个知好歹的人家,见从伍令萱身上得不到好处后,就变本加厉的作践伍令萱。
偏偏伍令萱不肯承认当初有错, 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半句合离都没说过。
这几年来,肚子没空过,接连生了四个儿子。头一胎是双生子,后头一胎一个儿子。
但她并没有如愿因为生子在包家提升地位。她便认为生的不够多。
偏巧,好像包家就只有她能生出儿子来, 十几个妾室生了一箩筐的千金。阖府上下除了柳氏的那个长子,其余全部出自伍令萱。
不出意外的话,现如今坏的还是。
元岫其实在包家留了人, 伍令萱再怎么执迷不悟, 好歹留她一条命。
只是三年的光景,也几乎磨光了元岫的耐心。
打开信, 元岫都有些意外。伍令萱找元臻,是想要一些生意来做。
“糊涂之人,也别管他了。”元岫将信还回去, 继续跟元臻说体己话。
等聊的累了,元臻跟伯阳一倒去御花园看花,元岫才叫来了周昌,让他去打听下。
“包家安插的那丫头还以为娘娘把她忘了呢。也难怪伍县主想用钱, 从前包家不管她, 她也只能靠自己手里的那些庄子田产养活自己。现如今包家每况愈下, 早就入不敷出了。也不知包家太太怎么想的,便将管家全给了伍县主。伍县主乐的跟什么似的,就觉得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怀着身子还没日没夜的操劳。只可惜,窟窿哪里那么好补的?这才生了好些赚钱的心思来。”